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的提出 1
1.1.2 当前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实施面临的问题 1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2
1.2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3
1.2.1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的概念 3
1.2.2 相似概念辨析 4
1.2.3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与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7
1.2.4 保护性利用的概念 8
1.3 研究体系的设计 8
1.3.1 研究内容 8
1.3.2 技术路线 9
1.3.3 技术方法 11
1.4 研究意义 12
1.4.1 方法论意义 12
1.4.2 理论意义 12
1.4.3 实践意义 12
1.5 本章小结 12
2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规划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2.1 国外与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 13
2.1.1 国外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的研究历程 13
2.1.2 国外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的功能转变 20
2.1.3 国外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的规划方法 24
2.1.4 国外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的实施评价 25
2.1.5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26
2.2 国内与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 29
2.2.1 我国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相关研究概况 29
2.2.2 我国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划定方法研究 31
2.2.3 我国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研究 31
2.2.4 我国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实施评价研究 32
2.2.5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32
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述 35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特点及差异 35
2.3.2 研究不足 35
2.4 本章小结 36
3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规划的现状研究 38
3.1 我国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现状典型模式 38
3.1.1 成都功能主导模式 38
3.1.2 北京分区管控模式 41
3.1.3 杭州控规图则模式 43
3.1.4 香港郊野公园模式 49
3.2 经验与启示 51
3.2.1 生态先导,保护生态功能 51
3.2.2 分区管控,明确保护与利用的标准 51
3.2.3 功能引导,促进生态用地功能化 52
3.2.4 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2
3.2.5 对接控规,直接形成规划管理图则 53
3.3 本章小结 53
4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规划的理论框架 54
4.1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的保护 54
4.1.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保护 54
4.1.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的生态资源保护 58
4.1.3 解读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保护的内涵 60
4.2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的利用 61
4.2.1 城市生态资源的多功能性特征 61
4.2.2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生态资源利用 61
4.2.3 基于城乡统筹理论的生态资源利用 62
4.2.4 解读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利用的内涵 62
4.3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耦合 63
4.3.1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耦合的理论逻辑 63
4.3.2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耦合的交叉框架 66
4.3.3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交叉框架的特征 68
4.4 本章小结 69
5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规划的技术路径 71
5.1 生态资源评价 72
5.1.1 土地利用评估 72
5.1.2 景观格局评估 73
5.1.3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76
5.2 保护与利用评估 78
5.2.1 生态重要性评估 79
5.2.2 生态脆弱性评估 83
5.2.3 经济重要性评估 86
5.2.4 综合评估及保护与利用分区 88
5.3 保护性利用规划 89
5.3.1 空间管制要求 89
5.3.2 空间组织模式 92
5.3.3 产业发展对策 93
5.3.4 村镇建设对策 95
5.3.5 规划管控对策 99
5.4 本章小结 103
6武汉市的案例研究 104
6.1 武汉市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现状概况 104
6.1.1 武汉市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的划定 104
6.1.2 研究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107
6.2 武汉市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生态资源评价 109
6.2.1 现状土地利用评估 109
6.2.2 现状景观格局评估 114
6.2.3 现状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118
6.3 武汉市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与利用评价 122
6.3.1 生态重要性评价 122
6.3.2 生态脆弱性评价 126
6.3.3 经济重要性评价 130
6.3.4 综合评估及分区 137
6.4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规划对策 138
6.4.1 总体思路 138
6.4.2 典型案例:以东西湖区柏泉办事处为例 143
6.5 本章小结 152
7研究结论与展望 154
7.1 研究结论 154
7.2 创新点 156
7.3 研究展望 157
参考文献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