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绪论 3
第一章 肝胆病的概念、特点及范围 12
第一节 肝胆病的概念 12
第二节 肝胆病的特点 13
一、肝病的病机特点 13
二、胆病的病因病机 16
第三节 肝胆病的范围 19
一、消化功能失常类病证 19
二、情志异常类病证 19
三、气血逆乱类病证 20
四、肝胆经络循行部位类病证 20
五、生殖功能失常类病证 20
六、筋脉运动功能失常类病证 20
七、其他相关病证 20
第二章 中医肝胆病证治沿革 21
第一节 胁痛 22
一、证名及病位 22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23
三、证治源流 28
第二节 黄疸 34
一、病名及病位 35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39
三、辨证分型的演变 42
四、治则治法的演变 44
五、预后及调养 48
第三节 胆胀 50
一、证名及病位 51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52
三、证治源流 53
第四节 鼓胀 55
一、病名 56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59
三、治法源流 63
四、预后及调养 68
第五节 积聚 71
一、病名及主症 71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73
三、辨证论治的演变 74
第六节 癥瘕 77
一、病名及主症 78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81
三、辨证论治的演变 82
第七节 郁证 86
一、证名及病位 87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88
三、证治源流 90
四、治则治法的演变 90
五、预后及调养 92
六、与现代医学的联系研究 92
第八节 关格 95
一、病名及主症 96
二、病因病机及治则的演变 97
三、辨证论治的演变 98
第九节 便血 101
一、证名及病位 102
二、病因病机的演变 103
三、证治源流 105
四、治则治法的演变 106
五、调养及宜忌 107
六、与现代医学的联系研究 107
第三章 肝胆功能与病理 110
第一节 肝的功能和病理 110
一、肝主疏泄与疏泄失常 110
二、肝主藏血与肝不藏血 113
三、肝经循行部位的病理变化 114
第二节 胆的功能和病理 115
一、胆主贮藏、排泄胆汁与排泄异常 115
二、胆主决断与“胆虚”“阳寒” 116
第三节 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17
一、肝与心 117
二、肝与肺 118
三、肝与脾 119
四、肝与肾 120
五、肝与女子胞 121
第四章 肝胆病的病因病机 122
第一节 外感因素 122
一、风邪 122
二、寒邪 124
三、湿邪 125
四、燥邪 125
五、火热之邪 126
六、诸气合病 127
第二节 内伤因素 128
一、七情内伤 129
二、劳伤虚损 132
三、饮食失调 133
第四节 病理产物因素 134
一、痰饮内蕴 135
二、瘀血阻滞 135
第五节 药邪因素 136
一、误补过补 136
二、强攻误泻 137
第五章 肝胆病辨证方法 139
第一节 辨证要点 139
一、辨虚实寒热 139
二、辨标本缓急 141
第二节 辨证方法 142
一、肝气郁结证 143
二、肝火上炎证 144
三、肝血虚证 144
四、肝阴虚证 145
五、肝阳上亢证 145
六、肝风内动证 147
七、寒凝肝脉证 149
八、肝胆湿热证 150
九、胆郁痰扰证 151
第六章 肝胆病理法方药 152
第一节 治疗原则 152
一、疏理气血 153
二、补体泻用 153
三、预养结合 154
第二节 治疗方法 154
一、疏肝法 154
二、清肝法 156
三、平肝法 159
四、养肝法 162
五、益肾法 166
六、健脾法 168
七、化湿法 171
八、化瘀法 174
中篇 肝胆病证篇 177
第一章 胁痛 179
第一节 病因病机 180
一、源流 180
二、基本病因病机 181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82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182
二、证候分型 182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183
一、辨证要点 183
二、治疗原则 184
第四节 辨证论治 184
第五节 针灸疗法 186
一、针灸治疗 186
二、穴位注射 187
三、耳针治疗 187
四、刺络拔罐 187
五、留罐法 187
第六节 简易疗法 188
一、单方 188
二、验方 188
三、食宜 188
四、调护 188
第二章 腹痛 189
第一节 病因病机 190
一、源流 190
二、基本病因病机 191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92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192
二、证候分型 192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193
一、辨证要点 193
二、治疗原则 194
第四节 辨证论治 194
第五节 针灸及推拿疗法 197
一、针灸治疗 197
二、耳针治疗 198
三、敷脐治疗 198
四、穴位注射 198
五、推拿疗法 199
第六节 简易疗法 199
一、单方 199
二、验方 200
三、食宜 200
四、调护 200
第三章 黄疸 201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02
一、源流 202
二、基本病因病机 20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04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204
二、证候分型 205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05
一、辨证要点 205
二、治疗原则 206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06
一、阳黄 206
二、阴黄 208
第五节 针灸疗法 209
一、拔罐治疗 209
二、针灸治疗 210
三、耳针治疗 210
四、穴位注射 210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10
一、中成药 210
二、中药注射剂 211
三、调护 211
第四章 胆胀 212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12
一、源流 213
二、基本病因病机 214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15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215
二、证候分型 215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16
一、辨证要点 216
二、治疗原则 216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17
一、实证 217
二、虚证 218
第五节 针灸疗法 219
一、针灸治疗 219
二、穴位注射 219
三、艾灸治疗 219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20
一、单方 220
二、验方 220
三、食宜 220
四、调护 220
第五章 积聚 221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22
一、源流 222
二、基本病因病机 22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25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25
一、辨证要点 225
二、治疗原则 226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27
一、聚证 227
二、积证 228
第五节 针灸疗法 229
一、针灸治疗 229
二、艾灸治疗 230
三、贴敷法 230
四、埋藏疗法 231
五、药熨治疗 231
六、烙法 231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31
一、单方及验方 231
二、食宜 231
三、调护 232
第六章 鼓胀 233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34
一、源流 235
二、基本病因病机 23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38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238
二、证候分型 239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39
一、辨证要点 239
二、治疗原则 240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40
一、实证 240
二、虚证 242
三、变证 244
第五节 针灸疗法 245
一、脐火疗法 245
二、穴位敷贴 245
三、艾灸治疗 245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46
一、单方 246
二、验方 246
三、食宜 246
四、调护 246
第七章 头痛 247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48
一、源流 248
二、基本病因病机 249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50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250
二、证候分型 251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51
一、辨证要点 251
二、治疗原则 252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52
一、外感头痛 253
二、内伤头痛 254
第五节 针灸与推拿疗法 256
一、拔罐治疗 256
二、针刺治疗 257
三、推拿治疗 258
四、梅花针 258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59
一、简易方 259
二、验方 259
三、食忌与食宜 260
第八章 眩晕 261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63
一、源流 263
二、基本病因病机 264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65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265
二、证候分型 266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67
一、辨证要点 267
二、治疗原则 268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68
第五节 推拿与针灸疗法 271
一、推拿治疗 271
二、电针治疗 272
三、穴位注射 272
四、三棱针疗法 273
五、耳针治疗 273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73
一、简易方 273
二、食宜与食忌 274
三、调护 274
第九章 痉证 275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76
一、基本病因 276
二、病机转化 276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77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277
二、证候分型 277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78
一、辨证要点 278
二、治疗原则 278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78
第五节 针灸及推拿疗法 281
一、电针疗法 281
二、推拿疗法 281
三、腹针疗法 282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83
一、单方 283
二、验方 283
三、食宜 283
四、调护 283
第十章 厥证 284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85
一、发病原因 285
二、基本病机 286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86
一、临床表现的特征 286
二、证候分型 286
第三节 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287
一、辨证要点 287
二、治疗原则 287
第四节 辨证论治 288
一、气厥 288
二、血厥 289
三、痰厥 289
第五节 针灸疗法 290
一、针灸治疗 290
二、刺血疗法 290
三、艾灸治疗 290
第六节 简易疗法 291
一、单方及验方 291
二、调护 291
下篇 肝胆疾病篇 293
第一章 病毒性肝炎 295
第一节 病因病机 295
一、西医认识 295
二、中医认识 297
第二节 诊断标准 298
一、西医诊断 298
二、中医诊断 300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01
一、一般治疗 301
二、辨证治疗 303
三、其他疗法 305
四、患者教育 307
第二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 309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09
一、西医认识 309
二、中医认识 310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11
一、西医诊断 311
二、中医诊断 311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12
一、一般治疗 312
二、辨证治疗 312
三、其他治疗 314
四、患者教育 316
第三章 药物性肝病 317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17
一、西医认识 317
二、中医认识 319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20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21
一、一般治疗 321
二、西药治疗 321
三、辨证治疗 323
四、其他治疗 324
五、患者教育 325
第四章 非酒精性脂肪肝 326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26
一、西医认识 327
二、中医认识 328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29
一、临床诊断标准 329
二、临床分型 329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30
一、一般治疗 330
二、辨证治疗 332
三、其他治疗 334
四、患者教育 336
第五章 肝硬化 337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37
一、西医认识 337
二、中医认识 339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40
一、西医诊断 340
二、中医诊断 341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41
一、一般治疗 341
二、辨证治疗 341
三、其他治疗 345
四、患者教育 346
第六章 胆囊炎 347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47
一、西医认识 347
二、中医认识 348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48
一、西医诊断 348
二、中医诊断 349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51
一、一般治疗 351
二、辨证治疗 351
三、其他治疗 353
四、患者教育 355
第七章 胆石症 356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56
一、西医认识 356
二、中医认识 357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57
一、西医诊断 357
二、中医诊断 358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60
一、一般治疗 360
二、辨证治疗 360
三、其他治疗 362
四、患者教育 363
第八章 肝功能不全 364
第一节 急性肝功能不全 364
一、病因病机 365
二、临床诊断 367
三、临床治疗 368
四、患者教育 373
第二节 慢性肝功能不全 373
一、病因病机 374
二、临床诊断 375
三、临床治疗 377
四、患者教育 381
第九章 原发性肝癌 382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82
一、西医认识 382
二、中医认识 384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86
一、西医诊断 386
二、中医诊断 387
第三节 临床治疗 387
一、西医治疗 387
二、中医治疗 392
三、调护 398
第十章 肝性脑病 399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99
一、西医认识 399
二、中医认识 401
第二节 临床诊断 402
一、西医诊断 402
二、中医诊断 404
第三节 临床治疗 404
一、一般治疗 404
二、辨证治疗 406
三、其他治疗 407
四、患者教育 408
附篇 411
第一章 名老中医治疗肝胆病经验 413
第二章 本学科专项研究论文简介 569
第三章 肝胆疾病综述类论文摘要 583
第四章 肝胆病其他类文章简介 590
参考文献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