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体系论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新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7122369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为一般的范畴。本书研究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蕴,核心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在与国民结合中的认同、共识机制、熵和信仰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以及关于如何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的若干思考。

引言 1

第一章 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蕴(上) 9

第一节 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价值形态世界 9

一、价值及价值形态世界 10

二、物理形态世界及其与价值形态世界之间的关系 13

三、人及其活动是价值形态世界的本体 17

四、价值形态世界中的人文精神 20

第二节 上层建筑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23

一、系统论视域中的体系 23

二、广义和狭义的价值体系 27

三、思想上层建筑的优先地位 31

四、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4

第三节 核心价值体系的双重意蕴 37

一、哲学基本问题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37

二、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40

三、核心价值体系双重意蕴与同一律的关系及启示 42

第二章 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蕴(下) 46

第一节 价值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 46

一、评价活动、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 47

二、社会评价活动、社会价值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 50

三、价值观念结构中的“我”与“为我” 55

四、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 57

第二节 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关系 60

一、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60

二、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形成的意义 65

三、核心价值体系要体现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规律 67

第三节 作为核心价值体系“观念提炼”的核心价值观 72

一、由“体系的研究”转入“观念的提炼”引出的思考 72

二、核心价值观不同于价值观 76

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双重关系 79

第三章 核心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 83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进 83

一、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 84

二、特拉西及其意识形态概念 87

三、《精神现象学》里的意识形态概念 90

四、意识形态概念演进的启示 93

第二节 马克思及其后学的意识形态思想与核心价值体系 95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当代诠释 96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99

三、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及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102

四、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思想及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106

第三节 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意蕴 111

一、核心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属于同一范畴序列 111

二、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本体论意蕴 113

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认识论意蕴 116

第四节 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是意识形态反思的必然 120

一、反思就在于“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 121

二、战后的西方意识形态反思与核心价值体系自觉 123

三、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意识形态反思和核心价值体系自觉 126

第四章 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 130

第一节 文化及其功能 130

一、广义和狭义文化 131

二、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自然和映现自我 135

第二节 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精髓的意蕴 140

一、文化精髓的意蕴 140

二、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意识形态确立在文化中的地位 142

三、自由和必然相互转化中的文化功能双重性 145

四、文化反思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批判 147

第三节 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中的导向作用 149

一、对文化功能的导向在于凸显“人的类特性” 150

二、文化改造自然功能的异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导向 152

三、文化映现自我意识功能的异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导向 155

第四节 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凝聚中的作用 158

一、“太阳下面”的文化多元性 159

二、造成文化多元的因素探析 162

三、多元文化的凝聚与核心价值体系 164

第五章 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共识机制 169

第一节 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机制 169

一、认同是关于“我是谁”的反思 170

二、认同中的内化和外化环节 173

三、在认同的两个环节中“自我延伸” 175

四、认同中的自愿原则和利益原则 177

第二节 社会价值观念的共识和“重叠共识” 180

一、社会价值观念中的差异和共识 181

二、罗尔斯的“重叠共识” 185

三、“重叠共识”对于社会价值观念共识的启示 188

第三节 社会价值观念认同和共识的相互转化 191

一、在认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共识 191

二、共识在认同深化中的作用 194

三、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共识是社会主体的意志表达 197

第六章 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结合中的熵和信仰 200

第一节 熵及其在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结合中的体现 200

一、作为新世界观的熵 201

二、熵定律对于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有序与无序理解的启示 203

三、体现在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共识中的熵 207

第二节 信仰及其在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结合中的体现 212

一、信念与信仰 213

二、信仰是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在主体意识中的积淀 215

三、认同和共识环节中的信仰意蕴及其历史作用 218

四、关于核心价值体系中信仰的一元与多样、一元与多元 221

第七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 225

第一节 人民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 225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执行主体和实际主体 226

二、人民主体意识是“至圣的神” 229

三、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主体意识 233

四、警觉人民“主人翁”心理失落的社会现象 236

第二节 “人民”是集合概念与辩证概念的统一 239

一、“人民”概念的双重辨析 240

二、马克思“现实的(诸多)个人”思想的意蕴 241

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中的“人民” 245

第三节 人民主体的核心不能等同于人民主体 247

一、共产党是人民主体的核心 247

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 249

三、不能把主体的核心与主体错位 257

第八章 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的若干思考 263

第一节 维护人民利益是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凸显的根本保证 263

一、“人是目的”和“市民的利益是目的” 264

二、人民主体与其利益不可分离 265

三、《21世纪资本论》和中国贫富差距中的利益矛盾 267

四、在遏制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中凸显人民主体性 271

第二节 人民反腐是核心价值体系主体性凸显的重要机制 275

一、权力运行中的“公”与“私”和权力运行基本矛盾 275

二、社会转型中的“两个拜物教”与腐败 279

三、腐败极大地损害人民利益 283

四、在人民反腐中凸显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 286

第三节 民众意愿表达是核心价值体系主体性凸显的重要标志 290

一、哲学与政治学意蕴中的言论自由 290

二、言论自由是体现民主的最基本方式 292

三、社会思潮的本质是民众评价活动 295

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思潮 299

五、在社会自我意识自觉中凸显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 301

第四节 在体制改革中把“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 305

一、制度及其变迁 305

二、社会转型期中由制度错位引出的忧患 307

三、体制改革是社会的自我批判 311

四、“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316

主要参考文献 322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