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编医学三字经》 1
上 医学源流 1
中 基础启蒙 9
下 因病概要 16
风第一 16
寒第二 21
暑第三 24
湿第四 27
燥第五 33
火第六 35
疫疠第七 39
气病第八 40
血病第九 44
痰饮第十 50
饮食第十一 55
二、《增删珍珠囊药性赋》 81
寒性药152种 81
温热性药一百六十七种 82
平性药八十九种 83
寒性 84
温热性 88
平性 93
十八反 96
十九畏 96
六陈歌 97
妊娠禁忌歌 97
三、《临证十要方》 98
补气方 99
补血方 99
除痰方 99
祛湿方 100
调气方 100
温阳方 101
滋阴方 101
外感方 101
消食方 102
泻火方 102
四、《入门断病歌》 103
脏腑功能与主病 103
心与小肠 103
肺与大肠 104
脾与胃 104
肝与胆 105
肾与膀胱 105
心包与三焦 106
十四经循行部位及主病歌 106
手太阴肺经 106
手阳明大肠经 107
足阳明胃经 108
足太阴脾经 109
手少阴心经 110
手太阳小肠经 110
足太阳膀胱经 111
足少阴肾经 112
手厥阴心包经 113
手少阳三焦经 113
足少阳胆经 114
足厥阴肝经 115
督脉 116
任脉 117
诊病总纲 117
望诊第一 117
望神 117
望气色 119
分部望诊 119
望色十法 119
常色与病色 120
五脏色诊 120
望形态 121
望头面颈项 122
望五官 123
望目 123
望耳 125
望鼻 125
望口 125
望指纹 126
望舌质 127
望舌形 127
望舌态 128
望舌苔 129
白苔 129
黄苔 129
黑苔 130
察苔质 130
苔质合参 131
闻诊第二 134
闻听声音 134
五常音 134
病音 134
语言 134
呼吸 135
咳喘 135
呕吐哕 136
嗅气味 136
问诊第三 136
一问寒热 136
二问汗 137
三问头身 137
四问二便 139
五问饮食口味 140
六问胸腹 140
七问耳目 141
八问睡眠 142
九问妇人经带胎产 142
十问小儿 144
切诊第四 144
总诀 144
诊脉传心诀 145
诊脉六要歌 145
三部总看诀 146
八纲识病 147
阴与阳 147
表与里 147
寒与热 147
虚与实 148
条山先生从医记 149
附录 157
一、古今重量换算 157
二、古今容量换算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