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
二、“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6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12
四、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4
五、研究方法 26
六、结构安排 27
第一章 历史回溯 29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30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31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33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地区的文献记载 37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38
一、元代中阿交往 39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40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43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47
一、明清时期的中阿交往 48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地区的关注与记述 49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58
小结 63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65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65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66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68
第二节 宗教领域 74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75
二、回族新文化运动 78
第三节 文学领域 86
一、作品译介情况 87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93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97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98
二、留学生派遣 108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116
小结 127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128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128
一、对阿拉伯各国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129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130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134
第二节 宗教领域 135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135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138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141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143
第三节 文学领域 148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148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152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159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159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167
三、学术研究情况 176
第五节 艺术领域 180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频道的开播 181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182
小结 188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189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189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190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191
第二节 宗教领域 195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195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198
第三节 文学领域 204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204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216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223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226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227
二、留学生工作 236
三、中阿教育合作 240
四、学术研究活动 242
第五节 艺术领域 248
小结 253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255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256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256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259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260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与误导 261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265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建言 267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267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273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277
小结 282
结语 284
一、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穆斯林围绕宗教展开的 284
二、20世纪50—70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 285
三、20世纪80—90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 285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290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年) 291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1956—1966年) 294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1978—1999年) 298
附录五:1956—1965年、1972—1978年、1979—1991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310
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