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原始社会的理想社会意识 3
第一章 传说时代的社会理想起源 3
第一节 结绳而治的社会生活愿景 3
第二节 伏羲画卦的社会规划意识 10
第三节 女娲造人传说与婚姻起源 18
第二章 远古部族的社会理想萌芽 27
第一节 农业浪潮的社会影响 27
第二节 炎黄交替的社会抉择 37
第三节 原始部落的军事联盟 44
第三章 转型时期的社会理想雏形 54
第一节 尧舜禅让的氏族民主制理想 54
第二节 走上神坛的氏族封建制理想 65
第三节 血浓于水的宗法封建制理想 73
第二篇 春秋战国之交的理想社会观 87
第四章 老子的理想社会观 87
第一节 小国寡民的社会构想 89
第二节 天下有道的和平理想 93
第三节 无为而治的政治模式 96
第五章 孔子的理想社会观 100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101
第二节 根基于仁的执政理念 109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社会理想 115
第六章 墨子的理想社会观 126
第一节 “兼爱”“非攻”的理论基点 128
第二节 “尚同”“尚贤”的政治抉择 139
第三节 “非乐”“节用”的价值取向 146
第三篇 战国中期的理想社会观 157
第七章 商鞅的理想社会观 157
第一节 壹法而行的社会实验 158
第二节 重本抑末的社会管理 166
第三节 激励农战的社会控制 173
第八章 孟子的理想社会观 180
第一节 民贵君轻的价值观念 185
第二节 发政施仁的政治方针 193
第三节 制民之产的理想蓝图 202
第九章 庄子的理想社会观 209
第一节 “至德之世”的治理方式 212
第二节 “至人无己”的主体品格 217
第三节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家园 230
第四篇 战国末年的理想社会观 243
第十章 《管子》的理想社会观 243
第一节 四维为纲的社会目标 247
第二节 富民治国的社会规划 253
第三节 普惠济民的社会保障 258
第十一章 荀子的理想社会观 265
第一节 明分使群的社会分层 268
第二节 圣王执政的社会理念 277
第三节 至平之世的社会结构 283
第十二章 韩非的理想社会观 293
第一节 以法为教的价值标准 294
第二节 明主之道的治理策略 300
第三节 至安之世的专制学说 307
结束语 313
参考文献 319
索引 322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