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总论 1
第一节 《伤寒论》的地位、形成与历史沿革 1
一、《伤寒论》的学术地位 1
二、《伤寒论》的作者及成书背景 1
三、《伤寒论》的流传与发展 2
第二节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2
一、《伤寒论》学术渊源 2
二、《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2
第三节 《伤寒论》与《内经》、《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关系 3
一、《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 3
二、《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关系 3
三、《伤寒论》与温病学的关系 4
第四节 伤寒的涵义及六经病的传变 4
一、伤寒的涵义 4
二、六经病的传变 4
第五节 伤寒的辨证方法 5
一、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 5
二、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的关系 6
第六节 《伤寒论》的治则治法 7
一、伤寒的基本治则 7
二、伤寒的治法 7
下编 各论 8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8
概述 9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10
一、太阳病提纲 10
二、太阳病分类 11
三、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 14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15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17
一、太阳病经证 17
(一)中风表虚证 17
1.桂枝汤证。 17
2.桂枝汤禁例。 22
3.桂枝汤证兼证。 23
(1)桂枝加葛根汤证。 23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24
(3)桂枝加附子汤证。 24
(4)桂枝去芍药汤证。 25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26
(6)桂枝新加汤证。 26
(二)伤寒表实证 27
1.麻黄汤证。 27
2.麻黄汤禁例。 30
3.麻黄汤证兼证。 33
(1)葛根汤证。 33
(2)葛根汤证与葛根加半夏汤证。 33
(3)大青龙汤证。 34
(4)小青龙汤证。 35
(三)表郁轻证 37
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37
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39
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40
二、太阳病腑证 41
(一)太阳蓄水证 41
【附】茯苓甘草汤证 42
(二)太阳蓄血证 43
1.桃核承气汤证。 43
2.抵当汤证。 45
3.抵当丸证。 47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48
一、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 48
(一)变证治则 48
(二)辨寒热真假 49
(三)辨虚证实证 51
(四)辨汗下先后 53
(五)辨标本缓急 54
二、证候分类 55
(一)热证 55
1.栀子豉汤类证。 55
(1)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 55
(2)栀子厚朴汤证。 57
(3)栀子干姜汤证。 57
(4)栀子豉汤禁例。 58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59
3.白虎加人参汤证。 60
4.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60
(二)虚证 61
1.心阳虚证。 61
(1)桂枝甘草汤证。 61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62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63
(4)桂枝加桂汤证。 64
(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64
2.脾虚证。 66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66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67
(3)小建中汤证。 68
(4)桂枝人参汤证。 69
3.肾阳虚证。 70
(1)干姜附子汤证。 70
(2)茯苓四逆汤证。 70
(3)真武汤证。 71
4.阴阳两虚证。 72
(1)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 72
(2)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74
(3)炙甘草汤证。 75
(三)结胸证 76
1.结胸辨证。 76
2.热实结胸证。 77
(1)大陷胸汤证。 77
(2)大陷胸丸证。 81
(3)小陷胸汤证。 82
3.寒实结胸证。 83
4.结胸证预后。 85
(四)脏结证 85
(五)痞证 87
1.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87
2.热痞证。 88
(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88
(2)附子泻心汤证。 89
3.寒热错杂痞证。 90
(1)半夏泻心汤证。 90
(2)生姜泻心汤证。 92
(3)甘草泻心汤证。 93
4.痰气痞证。 94
5.水痞证。 95
6.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治。 96
(六)上热下寒证 97
(七)火逆证 98
(八)欲愈候 100
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 102
一、十枣汤证 102
二、瓜蒂散证 103
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104
第五节 太阳病欲解时 105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05
概述 106
第一节 阳明病辨证纲要 107
一、阳明病提纲 107
二、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108
三、阳明病脉证 109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111
一、阳明病热证 111
1.栀子豉汤证。 111
2.白虎汤证。 113
3.白虎加人参汤证。 115
4.猪苓汤证。 116
二、阳明实证 117
(一)承气汤证 117
1.调胃承气汤证。 117
2.小承气汤证。 118
3.大承气汤证。 120
(二)润导法证 125
1.麻子仁丸证。 125
(三)导下法 127
(四)下法辨证 127
(五)下法禁例 129
三、阳明病寒证、虚证 130
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 132
一、发黄证 132
(一)湿热发黄证 132
1.茵陈蒿汤证。 132
2.栀子柏皮汤证。 133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134
(二)寒湿发黄证 135
(三)火劫发黄证 136
二、血热证 136
(一)衄血证 136
(二)下血证 137
(三)蓄血证 137
第四节 阳明病预后 138
第五节 阳明病欲解时 139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40
概述 140
第一节 少阳病辨证纲要 142
一、少阳病提纲 142
二、少阳病治禁 143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144
一、小柴胡汤证 144
二、小柴胡汤禁例 151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152
一、少阳病变证治则 152
二、柴胡桂枝汤证 153
三、大柴胡汤证 154
四、柴胡加芒硝汤证 155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156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57
七、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158
八、太阳少阳并病刺法 159
第四节 少阳病传变及预后 161
第五节 少阳病欲解时 161
【附】热入血室证 162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63
概述 164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165
一、太阴病提纲 165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166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167
一、太阴兼表证 167
二、太阴腹痛证 168
三、太阴发黄证 170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 170
一、太阴中风欲愈候 170
二、太阴阳复自愈候 171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173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73
概述 174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175
一、少阴病提纲 175
二、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 175
三、少阴病治禁 177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178
一、少阴病寒化证 178
(一)四逆汤证 178
(二)通脉四逆汤证 179
(三)白通汤证 181
(四)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181
(五)真武汤证 182
(六)附子汤证 184
. (七)吴茱萸汤证 185
(八)桃花汤证 186
(九)正虚气陷证 187
二、少阴热化证 187
(一)黄连阿胶汤证 187
(二)猪苓汤证 188
(三)四逆散证(少阴阳郁证) 189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 190
一、少阴兼表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190
二、少阴三急下证 191
三、热移膀胱证 193
四、伤津动血证 193
第四节 咽痛证 194
一、猪肤汤证 194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195
三、苦酒汤证 195
四、半夏散及汤证 196
第五节 少阴病预后 196
一、正复欲愈证 196
二、阳回可治证 197
三、正衰危重证 198
第六节 少阴病欲解时 199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00
概述 200
第一节 厥阴病辩证纲要 202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 203
一、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203
1.乌梅丸证。 203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205
3.麻黄升麻汤证。 206
二、厥阴病寒证 208
1.当归四逆汤证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208
2.吴茱萸汤证。 209
三、厥阴病热证(白头翁汤证) 210
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 213
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 215
一、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 215
二、厥逆辨治 216
(一)热厥 216
1.热厥的特点与治疗禁忌。 216
2.热厥轻证。 217
3.热厥重证。 218
(二)寒厥 218
1.阳虚阴盛厥。 218
2.冷结膀胱关元厥。 219
3.痰厥。 219
4.水厥。 220
三、厥证治禁与寒厥灸法 221
第五节 辨呕哕下利证 222
一、辨呕证 222
(一)阳虚阴盛证 222
(二)邪传少阳证 223
(三)痈脓致呕证 223
二、辨哕证 223
(一)误治胃寒证 223
(二)哕而腹满证 224
三、辨下利证 225
(一)下利辨证 225
(二)实热下利证 225
(三)虚寒下利证 226
1.阳虚阴盛下利证。 226
2.虚寒下利兼表证。 227
3.虚寒下利转归。 228
第六节 厥阴病预后 229
一、正复可愈证 229
二、正衰危重证 230
第七节 厥阴病欲解时 231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231
概述 232
第一节 霍乱病脉证 233
第二节 霍乱病辨治 234
一、辨霍乱与伤寒下利异同 234
二、霍乱治法 235
(一)五苓散、理中丸证 235
(二)四逆汤证 236
(三)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236
(四)四逆加人参汤证 237
(五)桂枝汤证 238
三、愈后调理 238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239
第一节 阴阳易证 239
第二节 差后劳复证 240
一、差后劳复辨治 240
(一)枳实栀子豉汤证 240
(二)小柴胡汤证 241
(三)牡蛎泽泻散证 242
(四)理中丸证 242
(五)竹叶石膏汤证 243
二、差后饮食调理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