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诗经》概论 1
第一节 《诗经》的编辑、分类和流传 1
一、《诗经》的编辑成册 2
二、《诗经》的分类、流传和社会影响 4
三、《诗经》产生的时代和地域分布 7
第二节 中原人民艰辛步履的记录 12
一、中华民族的第一声歌唱 13
二、讴歌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16
三、黄土地的抒情诗 18
第三节 优美的人生旋律 20
一、四言为主的句式和叠章重言的运用 20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2
三、丰富多彩的语言特色 25
第二章 《诗经》之《桧风》、《郑风》 28
第一节 郐国与《桧风》 28
一、郐国兴亡 28
二、乱世哀音——《桧风》 32
第二节 郑国与《郑风》 36
一、西周局势及桓公谋议东迁 36
二、郑国的发展和壮大 39
三、政治清明,文化鼎盛,开风气之先 45
第三节 《桧风》与《郑风》诗风比较 47
一、《郑风》与《桧风》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内容有别 47
二、诗体形式不同,丰富多彩,情貌无遗 48
三、郑、桧之风神韵味 49
第三章 “仁”字的出现及周人的生命情怀 52
第一节 周代敬德保民与孔子“仁”学 52
一、西周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 53
二、“仁”字最早见于《诗经》中的《郑风》 55
三、孔子始创仁学 57
四、孟子对仁学的完善和丰富 60
第二节 《诗经》中蕴涵的盛世情结和人文精神 61
一、思念盛世,追随大道 62
二、珍爱生命,厚生利用 63
三、重人文教化,提倡观光 65
四、引导人,遵礼、守信 67
第四章 《桧风》、《郑风》中涉及的花草树木与自然意识 69
第一节 花草 69
一、兰 69
二、芍药 74
三、荷 77
四、舜、茹藘、荼 78
第二节 树木 81
一、松柏 81
二、萚、苌楚和扶苏 84
三、杞、桑、檀 85
第三节 《诗经》与周人的自然情结 87
一、人与自然的交融 87
二、《诗经》自然情结对道家法自然思想的影响 92
第五章 从《郑风》看周代的婚姻习俗 94
第一节 春秋时期商、周文化碰撞在婚姻上的反映 94
一、周代婚姻中的“烝”、“媵”和义 95
二、周之婚姻“六礼”与诸侯国自由风气的碰撞 99
三、春秋时郑国婚姻状况 101
第二节 《郑风》揭示多样婚恋形式 106
一、幸福甜蜜的婚姻 107
二、苦闷不幸的婚姻 110
第六章 从春秋赋诗言志看郑国外交 118
第一节 春秋时代的论议之风和赋诗言志 118
一、游说的时代风气 119
二、赋诗言志,用于外交周旋 123
三、情感通融的说听技巧 128
第二节 郑国的外交语言特色 132
一、典雅而有文采的郑国外交语言 132
二、《郑风》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善调侃戏谑 140
第七章 《桧风》、《郑风》涉及的周代交通、商贸 143
第一节 周道与诸侯国交通 143
一、周道如砥,交通发达 143
二、郑国及其他诸侯国交通 148
第二节 郑国的商贸经济和城市文明 150
一、中国早期的商品经济 150
二、城市贸易市场的出现 154
三、《郑风》中反映出的郑国城市商业的繁荣景象 156
第八章 《诗经》、河流与溱洧风情 161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河流 161
一、河流与人类生活之关系 161
二、人类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163
三、河流与爱情 165
第二节 《郑风》、情歌与美女 168
一、《郑风》的地域特色 168
二、《郑风》中的美女 171
第九章 《郑风》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175
第一节 《郑风》对后世爱情诗的影响 175
一、《郑风》朴实真挚的感情奠定了中国爱情诗的基调 175
二、略带忧伤的情调 177
第二节 对后世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179
一、开女性容貌描写之先河,影响后世文人诗题材的拓展 180
二、《郑风》中的香草美人意象,直接影响到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 181
第三节 《郑风》对后世民歌的影响 182
一、对汉乐府民歌及南朝民歌的影响 182
二、对明代民歌的影响 185
第十章 由《郑风》、《桧风》看周人的审美趣味 188
第一节 充实高大之为美 188
一、崇尚武功,热衷田猎,雄壮之为美 188
二、高大之为美 191
三、充实丰满之为美 192
四、错彩镂金,缤纷烂漫美 194
第二节 人伦和谐之为美 196
一、人伦和乐之风 196
二、中庸平和之心态 200
第十一章 从《郑风》看春秋时代音乐的发展 203
第一节 春秋时期音乐的发展及孔子的音乐理论 203
一、春秋时期音乐的发展及郑国音乐 204
二、孔子雅爱诗乐及对“郑声”的评价 206
第二节 朱熹的诗论及“郑诗淫” 210
一、“郑声淫”与“郑风淫” 210
二、朱熹对淫诗的分辨和宋人的理学观念 213
第三节 郑、卫“新声”的主要特征 216
一、运用新的音阶以引领时尚 216
二、忧思感伤,缠绵悱恻 217
三、高亢激越,有《激楚》之风 218
四、舞姿烂漫,士女错杂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