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中西叙事诗学比较:现状与展望 1
一、借异镜与磨己镜 5
二、亮交相辉映之灯 9
三、视域融合,抑或不同而和? 13
四、未来研究展望 15
第一章 比较对象概览 17
一、西方经典叙事学 18
二、中国明清叙事思想 21
三、时间倒错与可比性的问题 23
上 篇 重要叙事范畴及概念之比较 26
第二章 作者(权威) 26
一、方可方不可的作者 26
二、对作者(权威)的推求 27
三、隐含作者及其理论困境 30
四、作者(权威)的文本分析 35
第三章 结构 40
一、时间性 42
二、空间性 48
三、整一性 59
第四章 故事 63
一、时序、时距与频率 64
二、核心事件与附属事件 75
三、悬念与惊奇 76
四、人物 79
第五章 话语 83
一、视角与聚焦 83
二、言语表现 89
三、人物塑造 94
下 篇 明清叙事思想若干核心概念研究 102
第六章 作为首位和本源的文心 102
一、文心的思想渊源和文学理论化 103
二、明清叙事思想中的文心:以金圣叹的叙事思想为例 107
三、文心的多重结构意义探析:以金批本《水浒传》为例 112
第七章 结撰奇观的章法 116
一、章法思想的文学理论化 116
二、起结章法 118
三、遥对章法 124
四、板定章法 126
第八章 化工传神的笔法 128
一、笔、笔法、春秋笔法 128
二、明清叙事常用笔法探析 130
第九章 塑造风格维度的意象 135
一、意象在中国文论中的源流 136
二、明清叙事常用意象类型探析 138
第十章 刻画情感深度的“景/情” 146
一、从逼真到“景/情”二位一体 146
二、“景/情”二位一体与叙事的情感深度 148
结 语 强大的对立:中西叙事诗学分野的背后 153
一、神话与心志 155
二、重形式、重功能与重精神、重直觉 157
三、分析性、科学性与总体性、包容性 158
四、理性与关系性 159
汉英对照术语表 163
参考文献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