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研究 2577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2577
宋元明清 2577
绪言 2577
钱乙 2579
五脏辨证 2579
调制方剂 2581
钱乙医案 2582
许叔微 2586
对辨证的阐发 2586
治疗上的成就 2589
许叔微医案 2590
陈自明 2593
学术渊源与治学方法 2593
对妇科的贡献 2594
陈自明医案 2596
刘完素 2597
五运六气的认识和运用 2597
病变机理的阐发 2599
火热病治疗方法 2603
刘完素学术思想小结 2605
刘完素医案 2606
张元素 2608
对药物的研究 2608
处方学上的成就 2613
张元素医案 2615
张从正 2616
六门三法 2616
张从正医案 2622
李杲 2625
脾胃和元气的关系 2625
脾胃在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2626
内伤病的病理变化 2627
脾胃病对肺肾的影响 2628
内伤外感的鉴别 2629
治疗用药原则 2630
李杲学术思想小结 2631
李杲医案 2633
王好古 2636
内因致病论 2636
王好古医案 2638
罗天益 2639
学术渊源和治学方法 2639
罗天益医案 2641
朱震亨 2644
相火论 2644
阳有余阴不足论 2646
丹溪的论治心法 2647
朱丹溪医案 2648
王履 2651
对“亢害承制”和“四气发病”的阐述 2651
对阴阳虚实补泻的发挥 2652
对《伤寒论》立法的见解 2653
汪机 2654
主要学术主张 2654
汪机医案 2656
张介宾 2658
阳非有余论 2658
真阴不足论 2660
景岳学术思想小结 2661
张景岳医案 2663
赵献可 2665
对命门说的发挥 2665
对八味丸六味丸的阐扬 2667
李中梓 2669
先天后天根本论 2670
水火阴阳论 2671
辨疑似证 2672
李中梓医案 2673
喻昌 2676
主要学术论点 2677
研究《伤寒论》的方法 2679
喻昌医案 2681
张璐 2684
论血证 2685
论痢疾 2687
张璐学术思想小结 2688
张璐医案 2689
徐大椿 2691
重元气 2692
理法方药的灵活运用 2693
徐大椿医案 2695
王清任 2699
明气血 2699
明脏腑 2702
王清任医案 2703
王泰林 2705
肝气证治 2705
肝风证治 2707
肝火证治 2708
治肝十法 2709
王泰林治肝小结 2709
王泰林医案 2711
吴师机 2713
膏药疗法的学术渊源 2714
膏药疗法的理论根据 2715
膏药疗法的具体运用 2716
吴师机外治法小结 2718
唐宗海 2719
气血关系的阐述 2719
血证的病理变化 2720
血证的治疗方法 2723
唐宗海血证论小结 2726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 2729
中级讲义 2729
编写说明 2729
绪言 2730
钱乙 2731
一、五脏辨证法则 2731
二、调制方剂的特点 2733
医案 2734
刘完素 2736
一、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和运用 2736
二、对病机的阐发 2739
三、火热病的治疗法则 2743
四、刘完素的学术贡献 2744
张从正 2745
一、主用三法的指导思想及三法的应用范围 2746
二、三法的运用 2747
医案 2751
李杲 2755
一、脾胃和元气的关系 2755
二、脾胃在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2756
三、内伤脾胃的病理变化 2757
四、脾胃病对肺肾的影响 2757
五、内伤外感的鉴别 2758
六、治疗用药原则 2759
医案 2762
朱震亨 2765
一、相火论 2765
二、阳有余阴不足论 2767
医案 2768
张介宾 2770
一、阳非有余论 2771
二、真阴不足论 2772
医案 2775
李中梓 2778
一、先天后天根本论 2778
二、水火阴阳论 2779
三、辨疑似证 2780
医案 2781
喻昌 2785
一、大气论 2785
二、秋燥论 2786
医案 2787
徐大椿 2789
一、存元气、重预防 2790
二、辨证施治的灵活运用 2791
医案 2792
王清任 2796
一、逐瘀法 2797
二、补气法 2798
附:后人医案两则 2800
王泰林 2802
一、肝气证治 2802
二、肝风证治 2803
三、肝火证治 2803
医案 2806
吴师机 2809
一、使用外治法的理论根据 2809
二、外治法的具体运用 2810
唐宗海 2813
一、对气血关系的阐述 2814
二、血证的病理变化 2815
三、血证的治疗方法 2817
中医各家学说讲义 2823
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出版说明 2823
前言 2825
总论 2827
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827
二、各家学说概述 2831
三、各家学说的源流、演变和分析 2838
四、各家学说对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和发展 2850
各论 2852
一、孙思邈 2852
二、王冰 2858
三、钱乙 2863
四、许叔微 2872
五、朱肱 2879
六、刘完素 2884
七、张元素 2895
八、张从正 2902
九、李杲 2914
一○、陈自明 2927
一一、王好古 2932
一二、朱震亨 2937
附一:戴思恭 2944
附二:王履 2948
附三:汪机 2951
一三、滑寿 2955
一四、薛己 2959
一五、赵献可 2963
一六、孙一奎 2967
一七、杨继洲 2973
一八、李中梓 2977
一九、陈实功 2984
二○、张介宾 2989
二一、绮石 2997
二二、喻昌 3001
二三、吴有性 3009
附:戴天章 3015
二四、张璐 3018
二五、张志聪 3024
二六、柯琴 3032
二七、叶桂 3036
二八、王维德 3044
二九、徐大椿 3047
三○、陈念祖 3055
三一、吴瑭 3059
附:王士雄 3068
三二、王泰林 3076
三三、吴师机 3083
三四、唐宗海 3088
附编 3096
一、孙思邈《大医精诚》 3096
二、孙思邈《治病略例》 3097
三、王冰《有无虚实辨》 3099
四、王冰《“寒之而热取之阴、热之而寒取之阳”辨》 3099
五、钱乙《虚实腹胀》 3100
六、许叔微《辨少阴脉紧证》 3100
七、朱肱《问表证》 3102
八、朱肱《问里证》 3103
九、刘完素《病机论》 3103
一○、张元素《用药用方辨》 3109
一一、张元素《制方法》 3110
一二、张从正《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3111
一三、张从正《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3112
一四、李杲《脾胃虚实传变论》 3115
一五、李杲《脾胃胜衰论》 3117
一六、陈自明《月经序论》 3121
一七、陈自明《血枯方论》 3121
一八、陈自明《暴崩下血不止方论》 3122
一九、王好古《三法五治论》 3122
二○、王好古《论?言妄语有阴阳》 3122
二一、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 3123
二二、朱震亨《相火论》 3124
二三、戴思恭《中风》 3126
二四、王履《亢则害承乃制论》 3128
二五、王履《五郁论》 3130
二六、汪机《营卫论》 3132
二七、薛己《论疮疡五善七恶主治》 3134
二八、薛己《论疮疡当明本末虚实》 3135
二九、赵献可《五行论》 3136
三○、赵献可《论五行各有五》 3138
三一、孙一奎《丹溪相火篇议》 3140
三二、孙一奎《痿论》 3141
三三、杨继洲《诸家得失策》 3142
三四、杨继洲《头不多灸策》 3144
三五、杨继洲《穴有奇正策》 3145
三六、李中梓《药性合四时论》 3147
三七、李中梓《乙癸同源论》 3148
三八、陈实功《痈疽治法总论》 3149
三九、张介宾《三焦包络命门辨》 3150
四○、张介宾《大宝论》 3154
四一、张介宾《真阴论》 3157
四二、绮石《理虚三本》 3161
四三、绮石《理虚二统》 3162
四四、喻昌《大气论》 3163
四五、喻昌《秋燥论》 3164
四六、吴有性《原病》 3166
四七、戴天章《辨时行疫厉与风寒异受》 3167
四八、戴天章《辨传经》 3168
四九、张璐《脉象》 3168
五○、张璐《诸见血证》 3171
五一、张志聪《辨血》 3173
五二、张志聪《辨气》 3174
五三、柯琴《全论大法》 3175
五四、柯琴《六经正义》 3178
五五、叶桂《十六种治法》 3182
五六、王维德《痈疽总论》 3186
五七、王维德《阴疽论》 3187
五八、王维德《阴疽治法》 3187
五九、徐大椿《知病必先知证论》 3188
六○、徐大椿《病证不同论》 3188
六一、徐大椿《病同因别论》 3189
六二、徐大椿《病同人异论》 3189
六三、陈念祖《虚痨》 3190
六四、陈念祖《虚痨续论》 3191
六五、吴瑭《汗论》 3192
六六、吴瑭《温病起手太阴论》 3193
六七、王士雄《六气辨》 3193
六八、王士雄《霍乱热证》 3194
六九、王士雄《霍乱寒证》 3194
七○、王泰林《辨证概述》 3195
七一、王泰林《温病》 3196
七二、吴师机《略言》(摘录) 3198
七三、唐宗海《阴阳水火气血论》 3201
七四、唐宗海《脏腑病机论》 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