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论 3
第一章 中国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3
第一节 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含义 3
一、第三产业的含义 3
二、第三产业经济的含义 4
三、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含义 5
四、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含义 5
第二节 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学科性质 6
一、学科的含义 6
二、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学科性质 7
第三节 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对象 7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目的 7
二、研究的对象 8
第四节 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方法 9
一、系统研究法 9
二、重点研究法 9
三、厚今薄古研究法 10
四、比较研究法 10
第二章 中、西产业经济思想发展历史的比较及第三产业经济史同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关系 11
第一节 中、西产业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比较 11
一、中国产业经济思想的发展历史 11
二、西方产业经济思想的发展历史 13
三、中、西产业经济思想发展历史的比较 16
第二节 第三产业经济史与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关系 17
一、第三产业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加快发展的必要性 17
二、第三产业史同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史的关系 21
第二篇 古代社会时期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7
第三章 原始社会末期及奴隶社会时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萌芽 27
第一节 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活动的产生 27
一、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27
二、原始第三产业经济雏形的产生 28
第二节 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萌芽 31
一、对三大原始产业经济关系的认识 31
二、对发展商品交换重要性的认识 33
三、原始商业活动的利益观 33
四、对原始商业经营形式与行业门类的认识 34
五、对原始商业进行管理的思想观点 35
第四章 封建社会初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初步体系的产生 37
第一节 封建社会初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的初步发展 37
一、封建社会初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37
二、封建社会初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的初步发展 39
第二节 封建社会初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47
一、管仲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47
二、孔子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50
三、商鞍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52
四、桑弘羊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54
第三节 封建社会初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初步体系的产生 61
一、对原始第三产业在原始三大产业中应居地位的思想观点 61
二、对原始第三产业发展“动力”的思想观点 69
三、对原始第三产业经济基本构成要素的思想观点 74
四、将原始第三产业链向国际范围延伸的思想观点 76
五、对原始第三产业进行国家宏观调控管理的思想观点 77
第五章 封建社会中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基本体系的形成 86
第一节 封建社会中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的较快发展 86
一、封建社会中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86
二、封建社会中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的较快发展 89
第二节 封建社会中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01
一、刘晏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01
二、陆贽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05
三、韩愈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08
四、王安石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10
五、卢世荣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14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中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基本体系的形成 116
一、对原始三大产业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观点 116
二、原始商业也是一个物质财富生产部门,也是一种产业类型的思想观点 118
三、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思想观点 118
四、关于原始第三产业经营的道德观 120
五、优化调整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结构的思想观点 122
六、国家政府对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思想观点 132
第六章 封建社会晚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及其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139
第一节 封建社会晚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9
一、封建社会晚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139
二、封建社会晚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41
第二节 封建社会晚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45
一、丘濬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45
二、黄宗羲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48
三、王夫之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49
四、王源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51
五、蓝鼎元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53
第三节 封建社会晚期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及其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155
一、对原始三大产业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观点 155
二、对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本质属性认识的思想观点 157
三、对完善原始第三产业经济结构的思想观点 158
四、国家政府对原始第三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思想观点 160
第三篇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67
第七章 近代社会前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167
第一节 近代社会前期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 167
一、近代社会前期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167
二、近代社会前期第三产业经济的较快发展 172
第二节 近代社会前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76
一、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76
二、农民阶级革命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83
三、官僚资本洋务派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90
四、资产阶级改良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194
第三节 近代社会前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201
一、对三大产业经济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 201
二、对优化完善第三产业经济结构的思想 204
三、对第三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思想 207
第八章 近代社会中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212
第一节 近代社会中期第三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12
一、近代社会中期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212
二、近代中期第三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14
第二节 近代社会中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17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主要代表人物张謇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17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要代表人物孙中山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21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要代表人物章太炎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26
第三节 近代社会中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229
一、各学派代表人物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差别性与统一性 229
二、三大产业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 230
三、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经济的思想 233
四、国家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思想 235
第九章 近代社会晚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体系的发展 238
第一节 近代社会晚期第三产业经济的较快发展 238
一、近代社会晚期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238
二、近代社会晚期第三产业经济的较快发展 242
第二节 近代社会晚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48
一、民国北京政府执政时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48
二、民国国民党南京政府执政时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54
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62
第三节 近代社会晚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体系的发展 268
一、政治、经济思想家对国外产业经济思想的学习与引进 269
二、中国近代社会晚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状态及其趋势 270
第四篇 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发展 285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建设时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2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建设时期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状况 285
一、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条件 285
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2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建设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91
一、政治、经济思想家刘少奇在经济恢复阶段的主要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291
二、经济思想家陈云在经济恢复阶段与计划经济建设阶段的主要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3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建设时期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319
一、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第三产业经济理论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319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式建设阶段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325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初级发展阶段现代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重大转变与发展 330
第一节 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330
一、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条件 330
二、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经济的转变与快速发展 332
第二节 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初级发展阶段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337
一、政治、经济思想家邓小平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337
二、经济学者王慎之等人的主要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345
三、产业经济管理专家、学者张弢等人关于推进黑龙江省区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 358
四、中国商务部领导与商务管理专家在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所反映的主要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366
五、产业经济学家郭振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368
六、产业经济学家赵德海的第三产业经济思想 390
第三节 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初级发展阶段现代第三产业经济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 416
一、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第三产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历史贡献 416
二、现代第三产业经济思想体系基本构成内容的形成 426
总结论 431
参考文献 434
参用市场经济学家韩枫所刊发的主要论著 435
后记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