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论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德荣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26012561
  • 页数:57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历史地位 1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

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6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3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一、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21

二、列宁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胚胎 24

三、《反对本本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29

四、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化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3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42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结构与特点 47

一、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谛 48

二、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 50

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结构 51

四、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特点 57

第二篇 国情论 61

第四章 正确认识国情的重要意义 61

一、认清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基本根据 62

二、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心环节 68

三、制定和贯彻马克思主义路线和政策的客观基础 72

第五章 国情认识的历史轨迹 80

一、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基本认识 81

二、国情认识的全面展开和系统化 90

三、对过渡时期国情的认识 97

四、对社会主义社会国情的曲折认识 106

五、新时期对国情的再认识 115

第六章 中国的特殊国情 120

一、社会性质与历史方位 120

二、地理环境与人口状况 129

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138

四、生产力状况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47

五、阶级结构与主要矛盾 157

第七章 正确认识国情的原则与方法 168

一、分析社会生产方式 169

二、阶级分析方法 173

三、历史与现实、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178

四、全面观察国情中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83

五、比较研究 186

六、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89

七、调查研究方法 192

第三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195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 19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化 21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新三民主义的关系 221

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 23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时代 23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 232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 244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58

第十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66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 267

二、关于开展土地革命的思想 272

三、关于根据地建设的思想 287

第十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地位 29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圆满地解决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问题 297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0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306

第四篇 社会主义改造论 309

第十二章 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309

一、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基本理论 309

二、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20

三、过渡时期理论的渊源及其发展 334

第十三章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342

一、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42

二、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353

三、自愿互利的原则与合作化中的阶级政策 363

四、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376

五、毛泽东对列宁农业合作制思想的发展 386

第十四章 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394

一、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394

二、利用、限制、改造与和平赎买的思想 406

三、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梯 425

四、资本主义企业改造与资本家改造的结合 442

五、毛泽东对列宁和平赎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47

第五篇 社会主义建设论 453

第十五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53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 453

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62

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473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83

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493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5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内容 502

二、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505

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10

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13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518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5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52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探索 52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52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534

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战略 540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43

第十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547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547

二、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555

三、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