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一 古籍丛书概念及发展简史概略 1
二 民国古籍丛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5
上篇 13
第一章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编纂出版的历史背景 13
第一节 民国年间新版古籍丛书的政治经济因素分析 13
一 社会政治因素 13
二 经济因素 16
第二节 思想文化与教育因素 18
一 以科学、民主、创新为旨归的反传统思潮 18
二 整理国故运动 21
三 教育 23
第三节 物质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 25
一 国外先进印刷技术的引进 25
二 封建式藏书楼的衰落和开放式图书馆的兴起 26
第二章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的编纂出版状况 31
第一节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编纂出版的时段特征及其统计 32
一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统计来源及其数量 32
二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的时段特征 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的主要出版方式 38
一 雕版古籍丛书 38
二 影印本古籍丛书 41
三 排印本古籍丛书 44
第三章 传统古籍丛书的编纂及刊刻主体 47
第一节 私人 48
一 形形色色的民国藏书家 49
二 民国私刻古籍丛书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50
第二节 书肆 51
一 民国年间传统书肆的发展状况:数量不减,运营模式渐变 52
二 民国年间书肆的运营模式 53
三 重要书肆及其丛书刊刻 54
第三节 部分公立机构 58
一 公立图书馆 58
二 地方政府临时成立的编委会 62
三 各类社会团体 64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的古籍丛书出版 66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的古籍丛书编纂出版概况 66
一 新中国成立前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 66
二 商务印书馆的古籍丛书出版概况 69
第二节 张元济主持出版的古籍丛书 72
一 张元济生平述要 72
二 张元济的古籍丛书出版理念 74
三 《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 76
四 《百衲本二十四史》 86
五 《续古逸丛书》及其他重要古籍丛书概览 93
第三节 王云五主持编纂出版的古籍丛书 98
一 王云五生平 98
二 王云五的古籍丛书出版理念 105
三 王云五在商务印书馆主持出版的古籍丛书概观 107
附记 20世纪中叶以后海峡两岸对《丛书集成初编》的续编与续纂 114
第五章 中华书局及其他重要出版企业编纂出版的古籍丛书 121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华书局及其出版理念 121
一 陆费逵与中华书局 121
二 中华书局民国年间的出版理念暨出版特色 125
第二节 中华书局的古籍丛书编纂出版概况 127
一 中华书局古籍丛书出版概述 127
二 部分古籍丛书简介 129
第三节 《四部备要》 134
一 商业竞争与《四部备要》编纂缘起 134
二 《四部备要》的编纂出版过程 135
三 《四部备要》的特色及其社会评价 141
第四节 其他重要出版企业的古籍丛书出版 144
一 文明书局 144
二 世界书局 148
三 开明书店的古籍丛书出版 153
第六章 民国时期重要古籍丛书编纂出版家(上):罗振玉 157
第一节 罗振玉生平 157
一 罗振玉生平简略 157
二 收藏与学术 159
第二节 罗振玉的古籍丛书编纂与出版 161
一 罗振玉:民国时期编纂出版古籍丛书数量最多的学者 161
二 罗振玉汇编古籍丛书简介 163
三 罗振玉类编古籍丛书简介 174
第七章 民国时期重要古籍丛书编纂出版家(下) 178
第一节 叶德辉 徐乃昌 178
一 叶德辉 178
二 徐乃昌 183
第二节 陶湘 董康 189
一 陶湘 189
二 董康 196
第三节 刘承干 张钧衡 200
一 刘承干 200
二 张钧衡 206
下篇 211
第八章 汇编古籍丛书 211
第一节 杂纂类古籍丛书 211
一 杂纂类古籍丛书概观 211
二 重要杂纂类古籍丛书举隅 212
第二节 郡邑类与氏族类古籍丛书 218
一 郡邑类与氏族类古籍丛书概观 218
二 重要郡邑类古籍丛书举隅 220
三 重要氏族类古籍丛书举隅 229
第三节 独撰类古籍丛书 231
一 独撰类古籍丛书概览 231
二 重要独撰类古籍丛书举隅 232
第九章 类编古籍丛书 237
第一节 经部及史部古籍丛书 237
一 经、史部古籍丛书概览 237
二 重要经、史部古籍丛书举隅 239
第二节 子部古籍丛书 247
一 子部古籍丛书概览 247
二 重要子部古籍丛书举隅 249
第三节 集部古籍丛书 254
一 集部古籍丛书概览 254
二 重要集部古籍丛书举隅 257
余论 民国古籍丛书出版业的现代启示 264
一 健全的法制是维护古籍丛书出版企业权益的重要前提 264
二 科学的顶层规划是避免新出古籍丛书重复收录重复出版的重要保障 266
三 影印是传承和保存古籍的最佳方式 268
四 质量是排印整理本古籍丛书的生命线 270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