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实语义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晓凌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7307433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试图把整个汉语的事件分成现实的与非现实的两大范畴。主要对现实与非现实的定义作了阐释,对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分角度作了描述。

第一章 绪论 1

1.1 现实与非现实的定义 1

1.2 研究现实与非现实范畴的意义 4

1.3 对现实与非现实区分的争论 6

1.4 对命题情态的研究必须要以事件为基础 11

1.5 非现实与非事实的概念存在交叉 12

第二章 现实与非现实区分的角度 16

2.1 现实性区分采用的视角 16

2.2 现实性考察的范围 17

2.3 从时间角度进行的划分 19

2.3.1 绝对时间对事件性质的影响 20

2.3.1.1 时制在汉语中的情况 20

2.3.1.2 绝对时间对事件性质的影响 22

2.3.2 相对时间对事件性质的影响 23

2.4 从情态角度进行的划分 28

2.5 结语 33

第三章 将来与情态 34

3.1 汉语中“将来”的表达 34

3.2 将来事件的语义特征 39

3.3 将来与情态的关系 42

第四章 虚拟语境与非现实语义 45

4.1 什么是虚拟语境 45

4.2 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的产生机制 46

4.3 外语中的虚拟语气范畴 47

4.4 汉语中虚拟思维的表现 51

4.5 汉语虚拟语境对语法的影响 58

4.5.1 否定标记与一些语法标记的同时出现 59

4.5.2 其他虚拟语境 60

第五章 命题情态与谓头成分 62

5.1 命题情态的主观性特征 62

5.2 认识情态 64

5.2.1 认识情态的定义 64

5.2.2 认识情态的表达 66

5.3 情态动词对事件性质的影响 68

5.3.1 情态动词范围 68

5.3.2 情态动词的语义系统 69

5.3.3 汉语不同情态动词小类对命题非现实性的影响 70

5.4 语气副词对事件性质的影响 75

5.5 心理动词对事件性质的作用 80

5.6 小结 85

第六章 否定与命题情态 86

6.1 否定的定义 86

6.1.1 否定的哲学含义 86

6.1.2 否定表达了非肯定的信息 87

6.2 否定作用的范围 88

6.3 否定不改变命题性质 90

6.4 汉语否定标记 93

6.4.1 “不”与“没”有分工 93

6.4.2 非现实的语义环境可能改变否定标记的使用条件 99

6.4.2.1 “不”与带结果义的动补结构 100

6.4.2.2 “不”与已经完成的事件的搭配 101

6.4.2.3 “不”与一些“被”字结构的搭配 102

6.5 对情态动词的否定 105

6.6 对惯常事件的否定 106

6.7 小结 108

第七章 汉语的惯常意义 109

7.1 惯常的概念 109

7.2 语言类型学显示“惯常”的归属存在很大差异 110

7.2.1 外语中的“惯常”归属 110

7.2.2 汉语的“惯常”归属问题 111

7.3 惯常的时间特征 115

7.4 惯常的语义特征 117

7.4.1 惯常事件拥有重复性 117

7.4.2 时间上的延续性 120

7.4.3 惯常事件的发生具有规律性 120

7.5 惯常的表达形式 125

7.5.1 过去惯常与现在惯常 125

7.5.2 跨语言的惯常标记形式 127

7.5.3 汉语表达惯常意义的手段 128

7.5.3.1 词汇标记 128

7.5.3.2 语法结构标记 132

7.5.3.3 缺省标记 134

7.5.3.4 词汇标记与语法标记的配合使用 135

7.6 惯常事件之间的频度差别 136

7.7 小结 138

第八章 近远距与事件性质的关系 139

8.1 引子 139

8.2 汉语中近远距的体现 140

8.3 “这”与“那” 142

8.4 “我”、“你”与“他” 148

8.4.1 “你”的虚化 148

8.4.2 “他”的虚化 149

8.5 “下来”与“下去” 157

8.5.1 “下来”与“下去”分布不对称 157

8.5.2 “下来”/“下去”与非将来/将来的对应关系 158

8.6 小结 163

第九章 VV式在不同性质事件中的分布 165

9.1 动词重叠研究概述 165

9.1.1 重叠研究范围 165

9.1.2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166

9.1.3 动词重叠的研究角度 169

9.1.3.1 词汇的角度 169

9.1.3.2 时间的角度 170

9.1.3.3 事件的角度 171

9.1.3.4 情态的角度 172

9.2 VV式的使用倾向 173

9.3 四组因素对VV式事件性质的影响 175

9.3.1 肯定/否定 175

9.3.2 定指宾语/不定指宾语 177

9.3.3 现场/非现场 182

9.3.4 有描写成分/无描写成分 184

9.4 VV式在现实与非现实事件中的语用对立 187

9.4.1 VV式在现实事件中的语用功能 188

9.4.2 VV式在非现实事件中的表现 192

第十章 结语 195

10.1 回顾 195

10.2 展望 197

参考文献 198

后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