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县嘹歌音乐形态调查研究 1
前言 2
第一章 平果县现存嘹歌音乐概况 10
第一节 平果县概况 10
第二节 平果县现存嘹歌音乐状况 11
一、昼歌圩——白天唱嘹歌的形式 12
二、夜歌圩——夜晚唱嘹歌的形式 12
三、歌圩音乐节——平果县政府为了嘹歌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而搭建的平台 16
四、现代嘹歌——“哈嘹”等乐队将传统嘹歌进行流行化演绎 18
第二章 平果县嘹歌音乐分类 20
第一节 《哈嘹》 21
第二节 《斯格嘹》 22
第三节 《底格嘹》 25
第四节 《哟咦嘹》 27
第五节 《那海嘹》 30
第六节 《塘莲长嘹》 32
第七节 《布吾长嘹》 33
第八节 《太平文歌》 35
第九节 《旧城文歌》 36
第三章 平果嘹歌音乐形态分析 37
第一节 歌词分析研究 37
一、独特的歌书 37
二、五部长歌 38
三、歌词格律 40
第二节 嘹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41
一、音阶、音域 42
二、旋律 42
三、调式调性 44
四、节奏 47
五、曲式 49
六、和声 51
七、声部 56
八、演唱 57
九、织体 58
第四章 平果县嘹歌音乐形成与存见的文化缘由探讨 61
第一节 嘹歌音乐与其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关系 61
第二节 嘹歌音乐与两种生产的关系 62
第三节 嘹歌音乐与壮语语言的关系 64
第四节 音乐本体的影响关系 66
第五节 嘹歌传承与政府的保护措施的关系 67
结 语 69
参考文献 72
附 录 85
商路带动下的戏路延展与文化变迁——以桂西白色地区与江水系为例 110
绪论 111
第一章 历史语境中的广西粤剧 116
第一节 粤剧在广西 116
第二节 桂西百色地区粤剧传播路线 119
第二章 粤剧文化空间的物化象征——会馆与庙宇 122
第一节 粤东会馆 122
第二节 关岳庙 128
第三章 粤剧当下的生存现状——两个剧团的田野报告 137
第一节 田东县平马镇横山粤剧团 137
一、历史沿革 137
二、组织结构 138
三、经济运作 141
四、生存空间 143
五、常演剧目及音乐形态分析 147
第二节 百色市粤剧团 158
一、历史沿革 158
二、组织结构及经济运行 159
三、生存空间 162
四、常演剧目与表演形式 165
第四章 粤剧传播变迁的文化构建和解读 167
第一节 水路—商路—戏路的文化链阐释 167
一、畅通无阻——水路为基础 167
二、联乡谊、促贸易——商路的需求 167
三、拜关公、唱大戏——戏路的产生 168
第二节 从专业和业余剧团的生存格局看粤剧变迁 169
一、从辉煌到式微 169
二、专业粤剧团生存格局——政府主导,新编剧目、展演比赛为主 170
三、历史和今天,乡村是粤剧生存的肥沃土壤 171
四、业余粤剧团生存格局——观众主导,以春班演整本戏为主、改编传统 172
结语 174
参考文献 177
百色粤东会馆粤剧陶塑群像考 180
绪论 181
第一章 粤剧陶塑群像的本位探索 186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其建筑载体 186
第二节 粤剧陶塑群像的甄别标准 187
第三节 群像分析 187
一、人物归类 190
二、人物角色推测 193
第二章 追溯历史 208
第一节 百色粤东会馆及其陶塑历史 208
一、瓦脊陶塑的历史追溯 208
二、百色粤东会馆历史沿革 209
第二节 粤剧在广西的传播历史 211
第三节 百色粤剧团的口述历史 214
第三章 静态图像折射出的活态艺术 217
第一节 当下百色地区粤剧的受众环境 217
一、业余粤剧团在社会上的广泛活跃度 218
二、剧目的群众基础 219
三、传承的问题 219
第二节 个案分析——《穆桂英挂帅》 219
一、粤剧《穆桂英挂帅》唱段概况 219
二、百色业余粤剧团的实地考察 221
三、《穆桂英挂帅》分析 224
第四章 会馆内粤剧陶塑群像的文化阐释 236
第一节 主题表现 236
第二节 多元性艺术价值 237
第三节 传统的延续性 238
结语 240
参考文献 241
附录 242
木棉树下——三乐章交响曲 250
僚乡情韵——为管弦乐队而作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