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序 1
王景芬序 4
李 强序 6
专论 9
历史·时代·责任 9
书法理论这片绿叶 12
谈书法家的内在因素 14
书法的历史选择 16
书法应建立多种学派 18
书法需要创造性的批评 20
管理——书法事业发展的关键 23
让书法走向生活 27
书法及其本质与生活 29
拓宽书法创作领域谈——在《中国书法》杂志召开座谈会上的发言 32
就我国书法理论问题答《书法导报》记者问 35
多样化·主旋律及其它 38
三谈“多样化·主旋律” 42
札记 46
斋名室号杂谈 46
从石开“润例”谈起 48
令人后悔的艺术 50
渐变与突变 52
谈读书 54
再谈读书 57
谈购书 59
“书法家学者化”? 61
啊,星光! 63
谈寂寞 65
谈评委 67
谈时间 69
书与酒 71
谈“悟” 73
也谈“书奴” 75
为“未名者”一呼 77
我爱翰札 79
“淘金”随感 83
从来楚生一件作品谈起 85
小议“学者风度” 87
非“非楷书” 89
“狂草”何在? 92
美学 95
书法——揭开中国艺术美的钥匙 95
启开书法美的殿堂 97
书法美在何处 100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一) 103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二) 106
人何以需要书法 109
书法艺术与共同美 113
书法是种什么性质的艺术 115
书法美的辩证规律 118
书法的内容与形式 121
书法形式的“意味” 124
书法创作是生命对应的形式 127
挥运在有意与无意之间 130
在强烈的个性中表现出普遍性 137
以神驭形,寓生命于抽象 143
“书如其人”与表现的模糊性 148
书法——高扬主体精神的艺术 154
就书法的“人格”与“人性”答《青少年书法》杂志读者问 157
禅宗与书法 160
书法与现代西方艺术 162
格式搭学说与书法 165
引入“三论” 167
书法抒情臆说 170
浅谈“气韵” 172
书法艺术抒发性情问题 176
何为“清代奴才”? 180
书法美学问题讨论述评(摘要) 182
学书 186
学书二字诀 186
谈论文写作 188
书法欣赏摭谈 190
成语新解十篇 193
班门弄斧 193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95
眼高手低 197
非驴非马 200
想入非非 203
得意忘形 205
得寸进尺 208
不肖之子 210
大海捞针 213
瞻前顾后 216
学王津梁——于曙光《天下第一行书》小议 219
致研修生 221
就书法学习诸问题答研修生问 223
就“新魏碑”等问题答《书法报》读者问 228
走最偏僻的路 231
述评 233
翰墨连五洲 风云会中原——“国际书法展览”简评 233
面临抉择的一代——河南中青年书法家群体述评 236
总结经验 展望未来——“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简评 240
与时代同步——“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观后 242
心灵颤动的轨迹——“郑州市青年书法协会成立展览”观后 244
茫然中的希望——兼评“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 246
“书法新古典主义”主流地位的确立——评“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 249
高潮后的沉思——“全国第三届书学讨论会”述评 253
公平竞争机制确立的重要一步——“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评选随感 258
当退则退——关于全国书展偶感 261
序跋 264
《王瓘临〈西狭颂〉》前言 264
《全国青少年书法银河大奖赛作品集》前言 266
《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前言 268
“河南省首届妇女书法展”前言 269
《李强行书帖》前言 270
《宝丰诗书大展作品集》前言 272
《白石神君碑》前言 273
光和热的颂歌——《全国煤矿书法研究会会员作品集》前言 276
《中国·香港硬笔书法家作品展精选》前言 279
《书法家》编后记(一则) 281
《郑玉昆画集》序 282
《中国少林书画研究院书画集》序 285
《李寿万书法作品集》序 287
小跋五则 290
书 家 295
大巧之朴 意趣天成——略谈庞白虹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 295
霜叶庐祭——纪念恩师傅隐戈先生逝世五周年 298
金戈铁马唱大风——关于陈天然先生书法答《书法导报》记者问 302
印坛开拓者——小议韩天衡 306
当代书坛“弄潮者”——记张淘 309
王澄印象 311
谈雨苍 314
雄浑萧洒意纵横——《王海书法篆刻作品集》读后 316
淡中求味 险后复平——小议宋华平书法 318
从泥土中走出来的书家——记张富君 321
“吴行现象”——关于青年书法家吴行的笔记 323
根植故乡土 性系一方水——青年书法家、作家王猛仁扫描 327
历尽艰辛志不泯——曹寿槐先生及其书艺 330
是真名士自风流——张文平其人其书 332
中原书坛六十四家短评——电视专题片《河南书法十年》解说词摘录 335
书作 346
青铜时代的墨迹《侯马盟书》 346
书体发展新论的佐证《云梦睡虎地秦简》 348
博大雄浑的《褒斜道刻石》 350
高古遒丽的《礼器碑》 353
仅存拓片的《西岳华山庙碑》 355
连绵草书的始祖《中秋帖》 358
从《李柏文书》看晋书的真面目 360
迷雾中的“天下第一行书” 362
谈魏碑小札(三则) 364
奔蛇走虺 骤风惊雨——怀素狂草简析(一) 369
“志在新奇无定则”——怀素狂草简析(二) 372
陈抟及其龙门十字刻石 375
苏轼及《醉翁亭记》石刻 378
极意逸少的邢侗草书 380
纵横古今的王铎行书 383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来楚生先生及其隶书简评 388
风骨崚增追新意——邓散木先生及其草书长联 391
章法美的开拓者——钱瘦铁先生隶书作品赏析 395
书道丹青本会通——李苦禅先生及其行书简评 399
盛世气象 时代强音——重读王学仲先生隶书《中原书法大赛记》 403
乱发成字入骨髓——陈半丁先生及其草隶赏析 407
入古出古自成家——郭风惠先生行书简议 410
铅华洗尽见真淳——郑诵先先生及其章草艺术 415
四体融汇 神妙无迹——冯建吴先生书作浅议 418
来自东瀛的艺术使者——日本书家金井凌雪及其行书 423
书论 426
非议书法的《非草书》 426
书法意象美与《笔阵图》 428
《古今书评》与艺术通感 431
博大精深的千古绝论《书谱》 434
确立书法鉴赏标准的《文字论》 437
多角度展示书法美学范畴的《述书赋》 440
充满辩证思想的《书法雅言》 442
划时代的阮元《二论》 445
深得书法三昧的《艺概》 448
集碑学之大成的《广艺舟双楫》 450
书信 452
致姜澄清 452
致王镛 453
致王宝贵 454
致×× 456
致梁东 457
致谢云 458
致尉天池 460
致王南溟 462
致陈方既 466
致黄惇 467
致王朝宾 468
致李逸野 469
致黄思源 470
致葛全明 471
致辛尘 473
致范强、张胜利 475
致陈振濂 476
致崔学路、郭恒 477
致杨坤炳 478
跋 480
鸡肋——也算跋 480
“江上草堂”祭(附录)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