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整合型精神卫生社会服务模式 家庭资源与政策资源的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明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95888
  • 页数:201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绪论 1

1.1 背景 1

1.1.1 中国的精神疾病状况日趋严峻 1

1.1.2 精神疾病社会负担沉重 3

1.1.3 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 3

1.1.4 精神障碍患者照料模式的变迁与“去机构化” 5

1.2 研究的问题 6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7

1.3.1 研究方法 7

1.3.2 数据来源 8

1.3.3 研究流程 8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9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0

1.6 本书的结构安排 11

第2章 文献综述 12

2.1 疾病行为理论 12

2.1.1 社会过程性 12

2.1.2 影响求诊路径的因素 12

2.1.3 社会因素 13

2.1.4 社会网络 14

2.1.5 可用的卫生资源 14

2.2 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历程理论 16

2.3 精神病学的历史 18

2.4 医学模式转型与精神障碍患者照料模式的转型 20

2.4.1 医学模式的转型 20

2.4.2 精神障碍患者照料模式的转型 21

2.5 精神疾病对家庭、社会、医疗系统的影响 22

2.5.1 患病率增加迅速 22

2.5.2 精神障碍患者就诊率低 23

2.5.3 我国精神疾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成本巨大 26

2.5.4 我国精神疾病的家庭负担巨大,直接影响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 28

2.5.5 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抗逆力 29

2.6 国际经验 31

2.6.1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是应对精神疾病挑战的基础 31

2.6.2 国际社会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 31

2.6.3 国际社会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 33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35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35

3.1.1 精神障碍 35

3.1.2 精神卫生服务 35

3.1.3 政策资源 36

3.1.4 家庭资源 36

3.1.5 照料模式 36

3.2 理论框架的历史维度:照料模式的发展路径 36

3.2.1 机构照料模式的兴起是文明进步的产物 37

3.2.2 “去机构化运动”与机构照料模式的衰落 39

3.3 照料模式发展路径给本研究的启示 42

3.3.1 照料模式:考察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切入点 42

3.3.2 考察照料模式的政策含义:研究精神障碍患者的政策需求 43

3.4 研究框架 43

3.4.1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直接关系到照料模式的选择 44

3.4.2 家庭照料是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基础 44

3.4.3 家庭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影响着患者照料模式的选择和持续性 45

3.4.4 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应当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康复支持”的“全人医疗照顾”理念 45

3.4.5 政策资源影响着患者的照料模式和照顾质量 45

第4章 精神疾病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精神卫生政策体系分析 46

4.1 生活保障体系分析 46

4.1.1 劳动收入 47

4.1.2 退休金或基本养老保险金 48

4.1.3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0

4.1.4 家庭成员的供养 56

4.1.5 社会捐赠 57

4.2 医疗保障体系分析 57

4.2.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58

4.2.2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59

4.2.3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61

4.2.4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俗称686项目) 64

4.2.5 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基本治疗药品补贴项目 66

4.3 精神卫生政策体系分析 66

4.3.1 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简况 66

4.3.2 《精神卫生法》 67

4.3.3 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政策 71

4.3.4 精神残疾政策 73

第5章 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命周期、支持体系及对应策略 76

5.1 社会支持的维度分析 77

5.2 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命历程 78

5.3 未成年期的社会支持体系 79

5.3.1 收入保障体系 79

5.3.2 医疗保障体系 81

5.3.3 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81

5.4 就业期的社会支持体系 83

5.4.1 收入保障体系 83

5.4.2 医疗保障体系 84

5.5 老年期的社会保障体系 85

5.5.1 退休金或基本养老金 85

5.5.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85

5.5.3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85

5.5.4 监护人或其他近亲属的扶助 86

5.6 应对策略 86

第6章 精神障碍患者照料模式的相关因素研究 90

6.1 研究地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抽样调查情况 90

6.1.1 基本信息 90

6.1.2 患者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 92

6.1.3 当前的照料模式 92

6.1.4 就业状况 92

6.1.5 患病及治疗情况 93

6.1.6 政策支持 96

6.1.7 患者生活质量自评情况 98

6.2 个案调查情况 99

6.2.1 基本信息 99

6.2.2 照料模式 100

6.2.3 发病年龄 100

6.2.4 婚姻状况 101

6.2.5 家庭结构 101

6.2.6 不同照料模式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资源和政策资源分布 102

6.2.7 精神障碍患者照料模式的相关因素研究 105

第7章 精神障碍患者的居家照料 107

7.1 唐H:居家照料的患者 108

7.1.1 案例描述 108

7.1.2 唐H案例分析 109

7.2 家庭资源的影响 110

7.2.1 稳定的照料人是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业治疗和生活照料的重要资源 110

7.2.2 婚姻状况、家庭结构与照料资源 111

7.2.3 家庭及其家庭经济状况是患者疾病得到持续、有效治疗并稳定居家生活的重要保障 115

7.3 收入保障和医疗保障政策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 118

7.4 家庭建设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作用 120

7.4.1 精神疾患:人生的危机事件及诊治 120

7.4.2 居家照料是实现社会再融入的必由之路 121

7.4.3 《精神卫生法》对家庭照料责任有明确的规定 122

7.4.4 家庭关系建设有助于增强家庭的自助能力 123

7.4.5 自助精神是建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卫生社会福利系统的核心理念 124

第8章 精神障碍患者的机构照料 127

8.1 我国精神卫生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127

8.2 长期机构照料模式不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修复 128

8.3 一个长期机构照料患者的生命历程 130

8.4 赖××生命历程解析 133

8.4.1 父母宠爱与有缺陷的社会化 133

8.4.2 职场失败导致社会地位边缘化 134

8.4.3 社会边缘地位导致被动单身 134

8.4.4 心情郁闷导致嗜酒、发病 134

8.5 家属积极促使赖××早期求诊和住院 135

8.6 家庭照料资源逐渐枯竭:赖××疾患恶化的直接导因 136

8.7 进一步的思考: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缺位 137

8.7.1 父母照料型的风险 137

8.7.2 赖××的案例尖锐地提出了精神卫生服务社区建设的问题 137

8.7.3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138

第9章 政策思考 140

9.1 改善精神卫生服务的近期目标 140

9.2 长远目标:构建整合型精神卫生社会服务模式 141

9.2.1 医学干预型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创新与不足 142

9.2.2 整合型精神卫生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 145

附录 154

附录1 抽样样本基本情况表 154

附录2 精神障碍患者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163

附录3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167

附录4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178

附录5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 184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