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认识鲁迅的伟大是我们的责任 1
二 鲁迅思想研究的历史 3
三 建立鲁迅思想的系统研究框架 8
第一章 “中间物”与“大时代”:鲁迅的历史意识 10
一 鲁迅论“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 11
二 “中间物”意识辨析 25
三 方生方死的“大时代” 35
四 “历史家的自觉”:后期鲁迅历史观 48
五 “直面无法直面的”:鲁迅的历史主体性 58
第二章 虚妄与实存:鲁迅的哲学 75
一 进化论 78
二 唯意志论 86
三 启蒙主义 92
四 绝望的抗战 99
五 虚妄主义 107
结语 122
第三章 “起死”与“叫魂”:鲁迅的宗教观 125
一 拒斥中的承担:《坟》中的生·死·爱 125
二 鲁迅艺术思想中的灵魂意识 149
第四章 悖论的政治学 171
一 悖论的政治学 171
二 复仇政治学 194
第五章 鲁迅的文化救赎与国民性批判 210
一 鲁迅杂文中的“技术化观视”及其“教导姿态” 210
二 鲁迅小说中的“暴力”与“破坏” 234
第六章 鲁迅与汉语现代性 264
一 鲁迅与中国现代主义的起源 264
二 文学性法则的内部突破 268
三 时间与记忆:“柔和”的鲁迅 274
四 鲁迅记忆的三重结构 278
五 维多利亚时代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诞生 302
第七章 鲁迅的美学 317
一 过渡期的审美意识与混血的精神 317
二 精神底色中的浙东文化元素 324
三 诗歌的独特审美境界 329
四 美术观及与作品中的美术元素 338
五 特异的审美风格与表现方式 344
第八章 作为“心学”的文学 352
概述 352
一 文学即心学 354
二 身体言说对心学的补充 358
三 在与启蒙的对抗中确立文学 381
四 自省意识构筑文学整体性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