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台阁体研究述评 1
二、台阁诗学研究述评 8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3
第一章 台阁体概论 17
第一节 台阁体概念辨析 18
一、台阁体名称 18
二、台阁体时间 25
三、台阁体作者 29
第二节 翰林文人心态与台阁体的兴盛 52
一、感恩酬德:台阁体兴盛的直接缘由 54
二、鸣己之盛:台阁体兴盛的内在动力 59
三、竞技逞才:台阁体兴盛的重要因素 65
第三节 帝王与台阁体的兴衰 69
一、永乐间台阁体的兴起 70
二、洪宣间台阁体的鼎盛 74
三、正统后台阁体的分化 77
第二章 先唐诗歌之接受 83
第一节《诗经》的功用与情感 84
一、理性情与观盛世的功用释解 84
二、自然天趣的情感表达 88
第二节 中古诗歌辨体与宗尚 92
一、吴讷、周叙之实用辨体 93
二、黄溥、李东阳之审美辨体 97
三、辨体下的中古诗歌宗尚 103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接受 107
一、忠君爱国:台阁文人的陶诗阐释 107
二、壮志未酬:李贤“和陶诗”的形象呈示 111
三、颂世鸣盛:陶诗接受中的台阁体色彩 116
第三章 唐代诗歌之接受 121
第一节 唐诗分期与宗尚 122
一、高棅“四唐九品”与唐诗分期 123
二、台阁文人“世变论”与唐诗分期 129
三、“世变论”下分期与宗尚的矛盾 133
第二节 杜甫诗歌接受 139
一、杜诗诠释:忠君忧国与不为世用 140
二、杜诗推崇:从性情之正到性情之真 146
三、接受嬗变:李东阳之文学层面考察 150
第三节 唐宋诗之争 159
一、对宋儒诗的推尚 162
二、对唐诗的批评 165
三、对宋代盛世的赞誉 169
第四章 宋元诗歌之接受 175
第一节 宋元诗之争 176
一、宋元诗优劣之争 177
二、贬宋崇元原因检讨 181
三、成化后论争的转变 186
第二节苏、黄与江西诗派接受 188
一、对苏、黄诗歌的漠视与否定 189
二、《苏诗摘律》与天顺后接受转变 192
三、江西诗派理论接受与创作 195
第三节 杨维桢接受与乐府创作 200
一、杨维桢接受的演变 201
二、台阁文人的乐府创作 209
第五章 作家与创作论 221
第一节 诗人的涵养、学识与经历 222
一、先天才质与后天学养的轩轾 223
二、“穷而工”与“达而工”的统一 230
第二节 创作中的“不求其工”与“速而工” 237
一、“不求其工”与“天真呈露” 237
二、“速而工”与雕琢锻炼 242
三、关于“速而工”的论争 246
第三节 主情论及创作 250
一、台阁文人的主情论及创作 250
二、理学家的主情论及创作 256
第六章 作品与风格论 263
第一节 诗歌本质论 264
一、诗言志 264
二、诗缘情 269
三、言志与缘情的统一 272
第二节 诗歌功用论 274
一、诗以理性情 275
二、诗以观盛世 279
三、忽视的功用 282
第三节 诗歌风格论 288
一、台阁文人的理想诗风 289
二、创作实践与风格演变 294
三、对风格成因的诠释 301
馀论 李东阳对台阁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变革 309
一、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变革 310
二、台阁诗学的继承与变革 318
参考文献 329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