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整体观 17
一 新文学是一个开放型的整体 17
二 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整体框架 25
三 传统与发展: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提出 33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启蒙传统 39
一 启蒙的文学和文学的启蒙 39
二 “为人生”和“为艺术” 46
三 《语丝》的分化 56
四 两种启蒙意识的衰落 64
第三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文化状态 71
一 关于时代的共名和无名 71
二 共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79
三 无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83
第四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战争文化心理 90
一 战争与抗战后新的文化规范 90
二 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 98
第五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形态 112
上篇 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113
一 民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13
二 民间文化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钩沉 122
三 文学创作中的民间隐形结构 131
中篇 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145
一 “文革”后文学的两个源头 145
二 广场上的文学 151
三 民间还原的诸种特点 158
下篇 现代都市文化与民间形态 166
一 民间在都市文化建构中的表现形态 166
二 现代都市通俗小说与民间立场 171
三 张爱玲现象与现代都市文学 177
四 知识分子参与都市民间的一种方式 187
五 现代都市文学创作的民间形态之一:现代读物 194
第六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207
上篇 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演变 207
一 “五四”反传统的背景及其价值 207
二 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213
三 “五四”时期的两种思维形态 217
四 后继者对“五四”新文化的反省 224
下篇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 229
一 文化寻根意识的产生 229
二 当代文化寻根的意义 233
三 寻根小说的两端:《北方的河》和《棋王》 237
四 寻根小说的审美追求 242
第七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 248
上篇 现实主义思潮发展概述 248
一 起步阶段: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分袂 248
二 发展阶段:现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同步 256
三 低潮阶段:现实主义与伪现实主义的抗衡 261
中篇 从现实主义创作论到作家的现实战斗精神 264
下篇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现代反抗意识 282
一 两代作家的现实主义 283
二 现代反抗意识的审美特征 288
三 现代反抗意识在今天的意义 295
第八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浪漫主义 300
一 个人抒情小说与田园抒情小说 300
二 从浪漫到抒情 307
第九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现代主义 319
上篇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 319
一 中西现代文学比较 319
二 现代主义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326
三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333
四 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相融汇的前景 338
下篇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忏悔意识 343
一 忏悔意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 343
二 “五四”时期文学中的忏悔意识 349
三 从“人的忏悔”到“忏悔的人” 355
四 “忏悔的人”自我认识的退化 359
五 文学中忏悔意识重现的可能性 363
第十章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外来影响 369
一 二十世纪初到1949年外来思潮影响 369
二 1949年到二十世纪末的外来思潮影响 384
三 “影响研究”以外的一种方法的探讨 405
再版后记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