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创造心理学概论 2
第一节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第二节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一、观察法 3
二、实验法 3
三、测验法 5
四、内省法 5
五、访谈法 6
六、问卷法 6
七、案例分析法 7
八、作业/作品分析法 8
九、传记分析法 8
第三节 创造心理学研究的职业道德 8
一、真实性原则 9
二、自愿的原则 9
三、无害的原则 9
四、保密的原则 10
第四节 创造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0
一、兴起时期(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11
二、思辨研究时期(20世纪初期—30年代) 13
三、实证研究阶段(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14
四、综合研究阶段(1970年—) 19
第二章 创造与创造力 24
第一节 创造与创造力 24
一、创造与创新的概念 24
二、创造力的概念 25
第二节 关于创造力的理论 28
一、现有创造力理论的综合评价 28
二、创造力的基本理论 30
三、创造的过程模型 38
第三节 创造力的评估 41
一、创造力评估的方法 41
二、创造力的常见测量工具 48
三、创造力测量的简短评价 55
第四节 创造力发展的理论问题 56
一、关于创造力的若干基本问题 56
二、创造力发展问题的研究范式 57
三、创造力的发展变化 57
四、创造力的开发与发展 57
第三章 创造的认识过程 60
第一节 创造性知觉 60
一、知觉及其特点 60
二、创造性知觉的特点 61
三、创造性知觉产生的必要条件 64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 66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67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68
三、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作用 68
四、类比 72
五、联想 75
六、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79
七、科学假说 82
第三节 创造性想象 87
一、想象的概念与特点 87
二、想象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87
三、“理想模型”与“理想实验” 88
四、梦 91
第四节 理论对创造的影响 95
一、理论决定着观察和实验的设计 95
二、理论影响着对问题的理解 96
三、理论的错误和缺陷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机会 97
第四章 创造的情感过程 100
第一节 情绪状态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100
一、创造性焦虑 100
二、激情 101
三、热情 102
四、心境 103
第二节 高级社会情感形式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104
一、理智感与创造活动 104
二、道德感与创造活动 105
三、美感与创造活动 107
第五章 意志与创造 116
第一节 创造是一种艰苦的心智活动 116
第二节 创造过程中的外来压力 120
一、来自理性方面的挑战 121
二、来自非理性的反对 123
第三节 顺境与逆境 125
第六章 创造过程中的直觉、灵感和顿悟 130
第一节 直觉 130
一、直觉的概念 130
二、直觉的特点 131
三、直觉在创造中的作用 132
四、直觉能力的培养 133
第二节 灵感 134
一、灵感的概念 134
二、灵感导致创造的典型案例 134
三、灵感的特点 136
四、灵感产生的模式 137
五、科学家和艺术家论灵感及其作用 138
第三节 顿悟 142
一、顿悟的概念 142
二、科学创造中的顿悟案例 143
三、顿悟的特点 147
四、顿悟发生的条件和模式 147
第四节 直觉、灵感与顿悟的区别与联系 147
第七章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化方法 150
第一节 创造方法概说 150
一、创造方法的概念 150
二、创造方法的特点 151
三、创造方法的作用 151
第二节 创造的若干方法 152
一、智力激励法 152
二、默写式智力激励法(635法) 154
三、德尔菲法 154
四、逆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 155
五、反向思维法 157
六、缺点利用法 158
七、希望点列举法 158
八、移植法 160
九、组合法 160
十、系统综合法 161
第三节 创造方法的简要讨论 162
第八章 创造与人格 166
第一节 创造与人格概说 166
一、人格的概念 166
二、创造与人格的一般关系 167
第二节 高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特征 169
一、不同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特质差异 169
二、高创造力个体的兴趣特征 170
三、高创造力个体的智力特征 172
四、高创造力个体的人际关系特征 172
五、高创造力个体的自我特征 173
第三节 创造性人格的塑造 176
一、人格是否可塑 176
二、创造性人格的塑造 178
第九章 创造过程与人际相互作用 184
第一节 创造过程中的人际相互作用 184
一、人际相互作用的概念 184
二、人际相互作用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184
第二节 科学群体 185
一、科学群体的概念 185
二、科学共同体 186
三、科学中的流派、学派与社团 188
四、科研团队 191
第三节 权威人物的影响 194
一、什么是科学权威人物 194
二、权威的积极作用 195
三、权威的消极作用 195
四、对权威的再认识 197
五、权威的后续变化 197
第十章 创造的社会—心理条件 206
第一节 适于创造的社会环境 206
一、政治环境 206
二、经济环境 207
三、文化思想环境 208
第二节 思维方式与科学传统 210
一、思维方式 210
二、科学传统 211
第三节 社会管理体制 212
一、创造活动对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 212
二、行政管理恰当性的标准 213
三、防止科学以外的因素干扰学术创新 214
四、社会管理体制对创新活动要有足够的宽容 215
第四节 教育与人才培养 216
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216
二、人才的本质特征 220
三、创造力保护与开发 223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