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药物评价在药学科学中的作用 1
第一节 药物评价的发展 1
一、药物评价技术的发展 1
二、药物评价的法制化发展 5
三、药物评价与药学学科的发展 9
第二节 药物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3
一、我国新药注册审评的主要内容 13
二、药物评价的主要领域 15
第三节 药物评价在药学科学中的作用 18
一、药物评价与新药研发 18
二、药物评价与药品质量控制 19
三、药物评价与药物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展 19
四、药物评价与药物安全性监测 20
第四节 药物评价的影响因素 21
一、药物评价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21
二、高素质与高水平的药学工作者是药物评价的基本条件 23
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水平药物评价的重要保障 24
第二章 化学原料药的药学评价 27
第一节 药物的命名、化学结构式绘制和化学命名 27
一、药品的命名 28
二、药物结构式的绘制 28
三、药物的化学命名 29
第二节 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研究的评价 30
一、原料药制备的文献研究 30
二、合成路线的选择 31
三、合成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31
四、合成工艺的中试研究 32
五、合成工艺中的中间体研究 32
六、合成工艺的试剂和溶剂选择 33
第三节 化学原料药结构确定研究的评价 33
一、对结构确定样品的评价 33
二、药物的元素组成 34
三、结构鉴定的光谱分析方法 35
四、一些特殊的仪器分析 35
五、药物结构的综合解析的评价 36
第四节 药物理化性质研究的评价 36
一、性状 36
二、物理常数 36
第三章 新型给药系统的评价 39
第一节 缓控释制剂评价 39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体外释药行为评价 41
二、缓释、控释制剂体内药动学评价 51
三、体内体外相关性评价 56
第二节 生物黏附制剂评价 60
一、概述 60
二、胃肠道生物黏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61
三、GBDDS的适用范围和常用黏性辅料 62
四、GBDDS体外评价 64
五、体内评价方法 67
六、生物凝集素介导的胃肠道生物黏附给药 68
第三节 靶向制剂评价 70
一、简介 71
二、靶向制剂的体外评价 73
三、靶向制剂的体内过程评价 82
四、靶向乳剂 89
五、主动靶向制剂评价 93
六、物理化学靶向制剂评价 94
七、展望 95
第四节 透皮制剂评价 95
一、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 96
二、透皮给药系统药物吸收理论 96
三、透皮给药技术 96
四、透皮给药系统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99
第五节 基因传递系统评价 105
一、概述 105
二、基因传递系统 105
三、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的评价方法 109
第四章 药品质量标准的评价 116
第一节 药品质量与药品质量标准 116
一、药品质量 116
二、药品质量标准 116
三、化学药品原料药质量标准研究与项目设置 117
四、化学药品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与项目设置 127
五、中药材、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与项目设置 129
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评价内容 131
一、标准收载项目、方法与药物结构、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评价 131
二、标准收载项目与合成路线、提取工艺、制剂工艺间的相关性评价 134
三、标准收载项目、方法与贮存期变化的相关性 136
四、标准收载项目、方法与给药途径的相关性 136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评价方法 136
一、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质量的可控性评价 136
二、药品质量标准与药品生产实际相符合性评价 137
三、药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的先进性评价 137
四、药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的可执行性评价 138
五、与国家药典或其他法定标准有关规定的相符合性评价 139
六、与相关标准对比情况的评价 139
第四节 药品质量标准研究资料的评价 139
一、方法学研究资料的评价 139
二、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评价 145
三、检验用药品标准物质研究资料的评价 146
四、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资料的评价 150
五、实验原始记录评价 150
第五节 从国家药品标准看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与进步 153
一、从《中国药典》看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与进步 153
二、从历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和分析方法看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与进步 153
三、从同一品种在不同时期的质量标准看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与进步 156
第五章 药物稳定性评价 158
第一节 药物稳定性评价的意义与内容 158
一、药物稳定性评价的意义 158
二、药物稳定性评价的内容 158
第二节 药物稳定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159
一、稳定性评价用样品的要求 159
二、供稳定性评价用样品包装条件的要求 160
第三节 药物稳定性试验的评价 160
一、稳定性评价中对项目选择的评价 160
二、稳定性评价中对样品分析方法的评价 160
三、稳定性评价中对图谱与照片的评价 162
四、稳定性评价中对检测数据的评价 162
五、稳定性评价中对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选择的评价 162
第四节 使用期限与贮存期的统计计算 163
一、恒温法 163
二、程序升温法 164
第五节 药物稳定性评价方法进展 166
一、程序升温加速试验法 166
二、固体药物稳定性评价 168
第六章 药物的药理学评价 171
第一节 新药的临床前药理学评价 171
一、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的重要性 171
二、进行临床前药理研究的基础 171
三、临床前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73
四、临床前药理研究的实验设计 175
第二节 细胞、生化、分子药理学评价方法简介 182
一、分子药理学方法概要 182
二、生化药理学方法概要 187
三、细胞药理学方法概要 190
第七章 新药毒理学评价 197
第一节 新药毒理学评价的重要性 197
第二节 新药毒理学评价的要求 198
一、优良实验室规范 198
二、受试药物 198
三、试验动物 199
四、试验方法 199
五、观察指标 199
第三节 新药毒理学评价的内容 199
一、一般毒性试验 199
二、特殊毒性试验 205
三、毒代动力学试验 219
第八章 药物体内过程评价 221
第一节 药物胃肠道吸收评价方法 221
一、药物胃肠道生物转化评价方法 222
二、药物透膜特性的物理化学评价方法 226
三、体外评价方法 228
四、在体原位评价方法 237
五、体内评价方法 238
六、药物外排泵转运的评价方法 238
第二节 药物体内分布评价 243
一、概述 243
二、药物在组织器官的分布 244
三、体内药物分布的评价方法 251
四、靶向制剂的体内分布评价 261
第三节 血浆蛋白结合试验 262
一、平衡透析法 263
二、超滤法 264
三、超速离心法 264
四、色谱法 264
五、毛细管电泳法 266
六、微透析法 268
七、光谱法和质谱法 269
八、其他方法 270
第四节 药物代谢评价 270
一、胃液和肠液代谢研究 271
二、肠内细菌代谢研究 271
三、Caco-2细胞系体外模型 273
四、肝脏药物代谢研究 274
五、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在药物代谢评价中的应用 285
六、“人源化”整体动物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286
七、代谢物组学的应用 287
八、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 289
九、对药物相互作用的一些认识 289
第五节 药物排泄评价 293
一、尿排泄实验 293
二、胆汁排泄实验 294
三、粪排泄实验 295
第六节 新药开发研究中的药物体内过程评价 295
一、药物体内过程评价的基本内容 296
二、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在新药开发研究中的作用 296
三、药物体内过程评价的要求 297
第七节 药物体内过程评价中的生物样品检测方法 301
一、生物样品检测的特点与方法 301
二、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302
三、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评价指标与要求 304
四、生物样品测定方法的质控 305
第八节 生理药动学模型简介 306
一、生理模型的概念 306
二、生理药动学模型的基本特点 307
三、生理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308
四、生理药动学模型发展前景 309
第九节 群体药动学方法简介 311
一、定义 311
二、群体药动学参数的求算方法 312
三、群体药动模型的建立 314
四、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应用 316
第九章 中药现代评价方法 321
第一节 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评价方法 322
一、中药材及饮片的品种来源 322
二、中药材及饮片的采集、炮制 322
三、中药材及饮片的性状 322
四、中药材及饮片的鉴别 323
五、中药材及饮片的检查 325
六、中药材及饮片的含量 325
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26
八、中药材指纹图谱 327
九、模式识别 327
十、模糊数学法 329
十一、有限成分组合质量标准 329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评价方法 329
第三节 复方中药制剂的评价方法 330
一、复方中药制剂提取、纯化工艺评价方法 330
二、复方中药制剂成型评价方法 332
三、复方中药制剂稳定性评价方法 333
四、复方中药制剂的药剂学评价方法 336
五、复方中药制剂现代评价方法 338
第十章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 346
第一节 概述 346
一、基本概念 346
二、生物利用度研究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在新药评价中的意义 347
三、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348
第二节 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350
一、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351
二、药效学研究方法 353
三、临床比较研究 355
四、体外研究 355
第三节 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技术要求 356
一、研究机构的基本条件 356
二、新药申请人在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工作 357
三、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要求 358
四、检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358
五、对受试者的要求 359
六、试验设计 359
七、洗净期确定 360
八、给药剂量与方法 361
九、采样点的确定 361
十、试验中的医学监护 362
十一、结果处理方法 362
十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记录内容 362
十三、伦理学要求 363
十四、文件的保存 363
十五、报告的结构及内容 364
第四节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364
一、单次给药试验 364
二、多次给药试验 365
第五节 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方法 366
一、方差分析法 366
二、双单侧t检验法 367
三、90%置信区间分析法 368
第六节 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特殊问题 368
一、内源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368
二、新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参数 369
三、群体生物利用度与个体生物等效性 370
四、食物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370
五、手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372
六、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373
第十一章 药物临床评价 376
第一节 药物临床评价的重要性与规范性 376
第二节 药物临床评价内容 378
一、我国新药的分类及临床评价要求 378
二、新药临床试验 380
三、生物等效性试验 380
第三节 药物临床评价前的准备 381
第四节 临床试验设计 381
一、临床试验方案 381
二、Ⅰ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 382
三、Ⅱ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 385
四、Ⅲ期、Ⅳ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 389
五、病例报告表 389
第五节 临床试验的管理 390
第六节 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391
一、伦理委员会 391
二、知情同意书 391
第七节 临床试验中研究者的职责 392
第八节 临床试验中申办者的职责 392
第九节 临床试验中监察员的职责 393
第十节 试验用药品的管理 393
第十一节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94
第十二节 质量保证 395
第十三节 总结报告 395
第十四节 循证医学在药物临床评价中的作用 397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 397
二、学习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398
三、如何在药物临床评价中实践循证医学 398
第十五节 我国药物临床评价水平及存在问题 399
第十二章 药物利用研究与评价 401
第一节 药物利用研究的概念与发展 401
一、药物利用 401
二、药物利用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402
三、药物利用研究的概念 403
四、药物利用研究与药物流行病学 404
第二节 药物利用研究的内容 405
一、定量研究 405
二、定性研究 407
第三节 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 409
一、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技术 409
二、药物利用研究资料的来源与收集 410
第四节 药物利用研究技术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412
一、用药趋势分析 412
二、用药频度的分析与评价 414
三、处方行为的分析与评价 416
四、药物利用评价 419
第十三章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427
第一节 药物经济学概述 427
一、药物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427
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定义和目的 428
三、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基本概念 429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常用分析方法 430
一、成本-效果分析 430
二、成本-效用分析 434
三、成本-效益分析 435
四、几种分析方法的关系 437
第三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设计和基本步骤 438
一、药物经济学研究设计 438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440
第十四章 上市药品再评价 448
第一节 上市药品再评价及其意义 448
第二节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制度的发展 449
第三节 上市药品安全性监测方法 451
一、自发报告系统 451
二、处方事件监测 452
三、记录链接 453
四、病例对照监测 454
五、队列随访研究 454
第四节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分析和评价 455
一、个例评价 455
二、集中评价 456
三、药品风险评价中的药物流行病学方法 456
第五节 药物应用的利益/风险评价 457
一、药品利益/风险评价方法 457
二、风险管理 458
第六节 特殊人群用药评价 461
一、儿童用药评价 461
二、妊娠期用药评价 461
第七节 药物遗传学在上市药物再评价中的作用 462
第八节 上市药物再评价中的循证评价方法 463
一、上市药物循证评价的内容 464
二、健全药物循证评价员梯队 464
三、建立药物循证评价标准流程 464
四、建立药物循证评价的技术指南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