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文献评述 4
1.2.1 关于影子银行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 4
1.2.2 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研究现状 7
1.2.3 文献评论 9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0
1.4 研究方法 11
1.5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11
1.5.1 创新之处 11
1.5.2 存在的问题 12
第2章 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理论分析 13
2.1 关于影子银行及其监管的内涵 13
2.1.1 影子银行的内涵 13
2.1.2 影子银行监管的界定与监管理念 17
2.2 影子银行形成机理、监管制度研究 18
2.2.1 影子银行形成机理分析 18
2.2.2 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研究 22
2.2.3 我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研究 23
2.3 影子银行监管的成本—效率与博弈分析 24
2.3.1 影子银行监管的成本与效率 25
2.3.2 影子银行监管部门与影子银行机构的博弈分析 26
2.4 影子银行监管理论分歧与问题 28
2.4.1 影子银行监管理论分歧 28
2.4.2 影子银行监管理论发展问题 29
2.5 本章小结 30
第3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构成、规模及其对货币运行的影响 32
3.1 中国影子银行内涵、构成与传统金融的关系 32
3.1.1 中国影子银行的内涵 32
3.1.2 中国影子银行的构成 33
3.1.3 中国影子银行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36
3.2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及其对货币构成的影响 38
3.2.1 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测算 38
3.2.2 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运行的实证分析 42
3.3 本章小结 48
第4章 次贷危机与影子银行监管的改革:国际经验与启示 49
4.1 影子银行诱发金融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9
4.1.1 影子银行诱发金融危机爆发 50
4.1.2 影子银行系统崩溃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的影响 51
4.2 次贷危机以来国外对影子银行监管的改革与措施 56
4.2.1 美国影子银行监管改革 56
4.2.2 英国影子银行监管改革 61
4.2.3 欧盟影子银行监管改革 63
4.2.4 金融稳定委员会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63
4.2.5 国外影子银行的监管比较与总结 67
4.3 国外影子银行监管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69
4.3.1 对影子银行应进行审慎监管 69
4.3.2 加强对于影子银行风险的识别与预警 70
4.3.3 影子银行监管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71
4.4 本章小结 71
第5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及问题 73
5.1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 73
5.1.1 关于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现状 74
5.1.2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现状 78
5.1.3 关于信托的监管现状 81
5.1.4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与互联网借贷机构的监管现状 83
5.2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问题 88
5.3 本章小结 91
第6章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机制设计 92
6.1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系统的设计 92
6.1.1 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原则建议 92
6.1.2 调整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结构 96
6.1.3 确定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象 98
6.1.4 明确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重点 99
6.1.5 影子银行监管的投资者保护 101
6.2 建立中国影子银行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103
6.2.1 确定中国影子银行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的要素 103
6.2.2 选择影子银行风险监控角度 104
6.3 本章小结 105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107
7.1 本书的结论 107
7.2 本书的建议 108
附录 109
主要参考文献 111
致谢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