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现状 2
第一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建设的发展与回顾 2
第二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发展现状 11
第三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与国内相关专业人才的对比分析 21
第二章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43
第—节 我国传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行业的推动作用 43
第二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政治环境变化 46
第三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经济环境变化 49
第四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变化 53
第五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技术环境变化 60
第六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64
第二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框架 71
第三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2
第一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第二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76
第四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制定 79
第一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总体战略 79
第二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具体战略 82
第五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目标制定 91
第一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规模目标 91
第二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能力目标 109
第三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培养体系 129
第六章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学历教育研究 130
第一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学历教育现状分析 130
第二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学历教育与国外的比较分析 136
第三节 对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学历教育的建议 141
第七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执(职)业教育研究 152
第一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执(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152
第二节 对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执(职)业教育的建议 164
第八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研究 168
第一节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68
第二节 积极创新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的建议 173
第四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组织与保障体系 189
第九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组织体系 190
第一节 “多位—体”组织框架 190
第二节 主体角色定位与职能分工 191
第三节 协同机制 205
第十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保障体系 209
第一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政策保障 209
第二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制度保障 211
第三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考核体系 218
附表1 我国专业人才相关法律法规对比分析表 222
附表2 我国专业人才执业范围对比表 226
附表3 我国专业人才的考试制度的对比表 227
附表4 我国专业人才的注册情况对比表 231
附表5 各高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234
附件1 其他国家和地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学历教育分析 242
附件2 其他国家和地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执业教育分析 261
附件3 其他国家和地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分析 279
结语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