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并序) 1
第一部分 “中国问题”与中国秩序的文化社会学反思 9
第一章 作为中国问题的“中西之争”及“乡土”的文化社会学 9
一、“中国问题”的古典呈现:社会的失序与中西文化论战 9
二、解决“中国问题”理论尝试:中国文化社会学与社会结构分析 12
第二章 内嵌并生成于社会文化结构的制度(法律)和秩序 17
一、“无为政治”与乡土秩序和制度(法律) 18
二、“礼治”秩序 22
三、“无讼”的社会与“以礼入法”的制度(法律) 27
结语 31
第三章 现代性、“中国问题”与制度(法律)的理论与方法考察 33
一、现代性与“中国问题” 33
二、社会转型与制度(法律)问题 36
(一)“传统—现代”的二分 36
(二)转型社会中制度(法律)的条件 38
三、中国在制度构建中对“中国问题”的“应激反应” 45
四、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以大陆主要的法学“学派”为例 50
(一)法理学中的“中层理论”——“权利本位论” 51
(二)中国法律研究方法的困惑——法律文化解释学 53
(三)法律“本土资源”——以社会学视野看法律 57
结语 60
第二部分 现代性与制度(法律)的文化社会学解读 65
第四章 《乡土中国》中古典与现代“中国问题”的揭示 65
一、乡土社会中“现代性”问题的再探讨 65
二、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乡土本色” 71
三、“差序格局”与现代性法团 97
四、私人的道德与公共秩序 115
五、文字、乡土与现代性 122
六、无讼的乡土与争讼的现代 128
七、乡土、传统与教育:现代性困境的出路 134
八、传统社会的治理逻辑:“无为政治”与“长老统治” 137
第五章 《法律篇》中的古典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开放出来的现代性反思 146
一、源于信仰的人类最高智慧:法律 146
二、城邦公民的教育与遴选——一种不同于现代的原则 147
三、古典的“能力”追求:善、德与公平 150
四、教育与社会判准 158
五、民主的古典观念与其现代困境 160
六、古希腊的智识:现代性之外的自反性审视 161
第六章 《道德情操论》中的古典问题与现代性秩序关注 164
一、美德与制度 164
二、“道德情操”与亚当·斯密的问题 166
三、现代性语境下立法和制度建设的方法论 173
四、西方的现代性与理性及其审视和反思 177
五、知识分子与立法、学术和政治 183
六、关于知识创新与超越的误读:“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94
七、斯密的“道德情操”与现代性秩序 206
八、道德情操、市场与法律:现代性秩序构建的古典立基 225
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