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界与中国能源发展概况 1
1.1 世界能源发展回顾 2
1.1.1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呈正相关,能源弹性在不同时期差异显著 2
1.1.2 能源消费方式日趋高效清洁,清洁能源占比逐年提升 3
1.1.3 各主要国家能源强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中国降幅最大 4
1.1.4 能源资源潜力并不悲观,油气储采比无显著下降趋势 5
1.1.5 能源消费增量基本来自发展中国家,出现能源峰值的国家日益增多 5
1.2 世界能源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格局 7
1.2.1 一次能源消费增速明显减缓,未来15年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7
1.2.2 大宗工业品价格自2014年以来大幅下跌,油价降幅最大 8
1.2.3 上游能源企业利润大幅缩减,能源投资下滑且并购业务遇冷 9
1.2.4 清洁能源投资再创新高,清洁能源发展势头良好 10
1.2.5 《巴黎协议》签订,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持续推进 10
1.3 国际主要能源市场概况 11
1.3.1 石油储量稳步上升,区域分布极不平衡 11
1.3.2 石油市场供需增量结构发生变化,石油供应过剩现象严重 11
1.3.3 油价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大幅下跌,并可能长期维持较低水平 14
1.3.4 石油贸易量稳步上升,2015年贸易增速有所回升 15
1.3.5 天然气储量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伊俄卡三国 15
1.3.6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增速放缓,亚太地区增速最高 17
1.3.7 各主要区域天然气价格自2008年后分化明显,近两年价格明显下跌 19
1.3.8 天然气贸易集中在少数国家,2015年贸易量有所复苏 20
1.3.9 煤炭储量变化不大,区域分布不均 21
1.3.10 煤炭生产、消费增速均减缓,2015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缓解 21
1.3.11 煤炭价格自2012年开始下滑,煤炭贸易量稳步上升 22
1.4 中国能源发展概况 23
1.4.1 能源供应量保持增长态势,多因素致其增速减缓 23
1.4.2 化石能源仍占能源消费主要地位,清洁能源呈规模化发展 25
1.4.3 能源强度随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相比发达国家仍较高 26
1.4.4 油气进口量平稳增长,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27
1.4.5 传统能源价格普遍下降,新能源竞争力减弱 28
1.4.6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发展迅速,但弃风弃光问题严重 30
1.4.7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空间巨大,高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 31
1.4.8 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关键,其供给呈多元化快速发展 32
1.4.9 二氧化碳排放增速较快,碳减排压力增大 33
1.5 中国能源市场发展新变化与新格局 34
1.5.1 “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实现,“十三五”规划总量控制压力减弱 34
1.5.2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面临新挑战 36
1.5.3 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供给侧改革受到重视 37
1.5.4 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37
1.5.5 电力天然气交易市场积极探索,新一轮电力改革全面实施 38
第2章 中国能源市场要素 40
2.1 中国能源市场生产者及其特点 41
2.1.1 能源市场供给以煤为主,清洁能源比例不断上升 41
2.1.2 不同能源市场集中度不同,同一品种不同环节也不尽相同 42
2.1.3 能源市场不同环节准入门槛各异,供应链上游准入门槛较高 44
2.1.4 各种能源定价情况不尽相同,煤炭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45
2.2 中国能源市场消费者及其特点 45
2.2.1 宏观视角:政府影响较大,企业和居民用能结构有待提升 45
2.2.2 行业视角:工业能耗占比高,建筑、交通等行业能耗增速快 48
2.3 中国能源成本核算 51
2.3.1 中国能源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51
2.3.2 成本核算的历史沿革及未来改进的方向 51
2.3.3 气、油、电等代表性能源产品的具体成本核算方法 52
2.4 中国能源定价机制 54
2.4.1 中国能源定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54
2.4.2 中国能源定价机制的最新进展 56
2.4.3 中国能源定价机制的未来改革方向 57
2.5 中国能源市场效率与政府参与 58
2.5.1 政府“看得见的手”对能源市场效率的宏观调控 58
2.5.2 中国能源企业管理的改革方向:政企分开、职责明确 58
2.5.3 能源市场中的政府定位需要进一步明晰和优化 59
第3章 新常态下宏观政策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60
3.1 中国经济再平衡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61
3.1.1 新常态的内涵: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结构转型 61
3.1.2 中国经济面临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 61
3.1.3 严控高碳行业增长,强调能源效率提高 62
3.2 人民币国际化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64
3.2.1 人民币国际化:内涵及进程 64
3.2.2 人民币贬值将减少煤炭进口,可能使中国成为煤炭净出口国 67
3.2.3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67
3.3 利率市场化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69
3.3.1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对能源价格形成冲击 70
3.3.2 利率主要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70
3.3.3 充分利用利率杠杆并促进能源市场发展 71
3.4 财税体制改革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71
3.4.1 财税政策有效支持能源市场发展 71
3.4.2 目前能源财税政策实施存在问题 72
3.4.3 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并促进能源市场发展 74
3.4.4 资源税:应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 75
3.4.5 征收环境税的利弊存在争议 76
3.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广政策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77
3.5.1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广政策概述 77
3.5.2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得到推广 78
3.5.3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受到重视 79
3.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80
3.6.1 产能过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原因 80
3.6.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 81
3.6.3 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四个方面影响能源市场 82
3.6.4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特点及最新动向 83
第4章 能源市场风险及防范 85
4.1 能源市场供需风险分析 86
4.1.1 宏观经济对能源市场的传导机制 86
4.1.2 能源需求风险 87
4.1.3 能源供给风险 88
4.2 全球资本市场对能源市场冲击及风险应对 89
4.2.1 金融危机对能源市场短期风险溢出效应显著 89
4.2.2 金融危机对能源供需影响效应持续 93
4.3 国际能源市场政策溢出风险 94
4.3.1 各国能源市场政策重点不一但发展方向一致 94
4.3.2 新能源政策力度大且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96
4.3.3 技术进步增大传统能源市场风险 97
4.4 防范能源市场风险应对措施 99
4.4.1 应对金融危机对能源市场影响的措施 99
4.4.2 应对能源政策溢出效应风险的措施 99
第5章 中国能源期货市场:金融属性研究 101
5.1 中国能源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102
5.1.1 中国能源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102
5.1.2 中国能源期货市场建设与主要品种 103
5.1.3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评述 109
5.2 中国能源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112
5.2.1 原油期货上市交易存在不确定性 112
5.2.2 天然气期货旨在争夺定价权 113
5.2.3 “互联网+”助推中国能源期货发展 114
5.3 能源期货与能源现货市场中的价格发现 116
5.3.1 能源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概述 116
5.3.2 价格发现程度的评价方法 118
5.3.3 中国燃料油与石油沥青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评价 119
5.3.4 燃料油和石油沥青期现货市场具备价格发现功能 121
5.4 燃料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122
5.4.1 政治与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价格走势 122
5.4.2 基本面因素支撑期货价格水平 123
5.4.3 市场交易因素主导期货价格波动 124
5.5 激发能源期货市场活力的措施 126
5.5.1 扩充能源期货品种来完善现货市场有效性 126
5.5.2 保障基本能源战略储备以维护能源期货市场价格机制 127
5.5.3 改进制度设计以促进市场活跃 127
5.5.4 完善交易所内部监控机制以切实降低交易风险 128
5.5.5 引入做市商制度来活化市场流动性 128
5.5.6 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创新 128
5.6 健全能源期货市场的市场监管模式 129
5.6.1 建立石油基金体系以增强风险管理机制 129
5.6.2 鼓励市场竞争以充分发挥现期货市场功能 129
5.6.3 降低期货交易门槛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129
第6章 跨区域能源贸易 130
6.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区域分布特征 131
6.1.1 煤炭资源呈“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 131
6.1.2 电力资源呈“火电为主,水电为辅”的结构特征 133
6.1.3 油气资源呈“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 136
6.2 中国能源的跨区域消费特点 138
6.2.1 煤炭消费呈“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点 138
6.2.2 电力消费呈“东部为主,其他次之”的特点 139
6.2.3 石油消费呈“东部为主,产消不均衡”的特点 141
6.2.4 天然气消费呈“集中于部分省份,区域间不均衡”的特点 142
6.3 中国跨区域间的能源贸易 144
6.3.1 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为主导的煤炭贸易 144
6.3.2 以“西电东送”为主导的电力贸易 145
6.3.3 以“北油南调、西油东输”为主导的石油贸易 146
6.3.4 以“西气东输”为主导的天然气贸易 147
6.3.5 针对跨区域间能源跨贸易的政策建议 148
6.4 能源的跨区域运输、交通网络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148
6.4.1 能源的跨区域运输原因及现状 149
6.4.2 能源的跨区域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50
6.4.3 优化能源运输空间格局的建议 151
6.5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区域能源市场间贸易结构及变化趋势 152
6.5.1 “一带一路”背景及主要能源区域 152
6.5.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主要能源区域间贸易结构 152
6.5.3 “一带一路”主要能源区域间贸易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153
第7章 中国煤炭市场 154
7.1 我国煤炭市场供给特征 155
7.1.1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储采比偏低 155
7.1.2 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中居基础性地位且有增强趋势 156
7.1.3 我国煤炭供应主要集中于山西和内蒙古等九大省份 157
7.2 我国煤炭市场需求特征 158
7.2.1 我国煤炭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1/2以上 158
7.2.2 我国能源需求中煤炭占比持续在65%以上 159
7.2.3 我国煤炭需求集中于工业部门尤其是能源的加工转换部门 159
7.2.4 我国重工业发达省份成为煤炭需求的重点区域 162
7.3 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162
7.3.1 国内煤炭市场需求疲软且投资下降 162
7.3.2 煤炭净进口代替净出口意味着国内煤炭产品竞争力下降 163
7.3.3 煤炭调出大省晋蒙陕与调入大省冀苏鲁形成对比 165
7.3.4 2014年中国煤流图分析 167
7.4 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历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169
7.4.1 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历程 169
7.4.2 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170
7.4.3 我国重要历史事件对煤炭价格的影响 171
7.5 中国煤炭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73
7.5.1 中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且煤炭价格低迷 173
7.5.2 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分布格局相反制约煤炭生产 175
7.5.3 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煤矿分布范围广,煤炭产量管控机遇与挑战共存 176
7.5.4 我国煤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煤炭安全生产工作需强化 177
7.5.5 煤炭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环境治理有赖于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178
7.5.6 煤炭企业转产发展负担严重,政策引导力度需加强 178
第8章 中国电力市场:从寡头格局到市场化改革 179
8.1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正逐步推进 180
8.1.1 电力装机和发电量逐年增长,供需总体形势处于上涨状态 180
8.1.2 电力市场化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离等改革历程 181
8.1.3 电力市场化改革在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和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 182
8.2 中国电力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183
8.2.1 我国当前电价主要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部分组成 183
8.2.2 未来电价的发展方向要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能源效率提高 184
8.2.3 电价主要受成本、经济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 186
8.3 国际电力市场基本特征研究 188
8.3.1 依据国情选择合理的市场模式 188
8.3.2 以电价作为电力市场改革的核心 189
8.3.3 构建跨区域电力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190
8.3.4 以安全、高效、清洁为目标 191
8.3.5 以需求侧作为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 192
8.4 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形势与要求 192
8.4.1 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繁重要求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192
8.4.2 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均衡要求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193
8.4.3 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矛盾突出要求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93
8.4.4 电力行业自身发展要求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促进电力行业提质增效 193
8.4.5 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提升能源企业国际竞争力 193
8.5 新一轮中国电力市场改革思考 194
8.5.1 新一轮电改中电力市场以“监管中间,放开两头”为主 194
8.5.2 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价 194
8.5.3 新一轮电改中输配电价依然由政府管理 196
8.5.4 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196
8.6 促进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197
8.6.1 加强发电端改革,优化发电结构 197
8.6.2 加强输配电改革,建设智能电网 197
8.6.3 建立科学的电价机制,促进资源优化布局 197
8.6.4 根据电力行业属性,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197
第9章 中国石油市场 198
9.1 我国石油市场发展现状 199
9.1.1 国际油价持续低迷 199
9.1.2 低油价时代下的中国石油产业 200
9.1.3 油改破题 204
9.2 我国石油贸易与石油安全 205
9.2.1 石油进口规模放缓 205
9.2.2 我国石油进口渠道相对多元化 207
9.2.3 海外石油投资风险显著增加 208
9.2.4 石油安全形势复杂 209
9.3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210
9.3.1 成品油价格逐步择机放开 210
9.3.2 成品油成本结构优化利于改革 211
9.4 石油行业改革正当时 213
9.4.1 “三大油企”主导石油产业链 213
9.4.2 油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注重各产业链环节的协调配合 215
9.5 石油市场改革相关政策建议 217
9.5.1 石油贸易与石油安全政策建议 217
9.5.2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政策建议 218
9.5.3 油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建议 219
第10章 中国天然气市场:市场化改革破题 221
10.1 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现状与展望 222
10.1.1 天然气需求增速高位回落 222
10.1.2 天然气市场重心由内陆向沿海转移 223
10.1.3 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 224
10.1.4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市场主要驱动力 225
10.1.5 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226
10.1.6 替代煤炭是天然气主要发展方向 227
10.2 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分析 229
10.2.1 天然气供应能力快速提升 229
10.2.2 非常规天然气取得突破 230
10.2.3 煤制气发展面临环境制约 231
10.2.4 进口管道气供应潜力巨大 231
10.2.5 进口LNG过剩问题开始显现 232
10.3 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 234
10.3.1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历程漫长 234
10.3.2 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仍然扭曲 238
10.3.3 输配气缺乏监管导致费率偏高 240
10.3.4 净回值定价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241
10.3.5 天然气交易体系是发展的重点 241
10.4 中国天然气管网改革研究 242
10.4.1 输气自然垄断与配气行政垄断并存 242
10.4.2 输气管道建设运营的开放程度较高 243
10.4.3 天然气储运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245
10.4.4 政策不确定性制约天然气管网发展 246
第11章 中国能源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48
11.1 能源市场现状 249
11.1.1 市场准入在放宽,促进更加平等开放的能源市场 249
11.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在加深 249
11.1.3 电力行业应进一步扩大消费者选择空间,提升各类企业定价自主权 250
11.2 能源市场化演进的历程和发展 250
11.2.1 改革正当时:让市场在能源供给领域逐步发挥主导作用 250
11.2.2 监管不可少:政府在能源市场化改革中寻找合理定位 251
11.3 中国能源市场发展的时代机遇 251
11.3.1 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正猛,清洁能源投资发展势头良好 251
11.3.2 “互联网+”推进智慧能源发展,催生能源互联网新业态 252
11.3.3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能源区域间贸易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有利于倒逼运输网络优化 252
11.4 中国能源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253
11.4.1 能源市场发展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特点 253
11.4.2 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制约能耗增长 253
11.4.3 产能过剩和库存风险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破产重组 253
11.4.4 能源进口依存度快速提升凸显能源安全供应矛盾 254
11.5 中国能源市场的发展监管 254
11.5.1 能源效率管理与合同能源管理应相互兼顾 254
11.5.2 能源监管架构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255
参考文献 256
附录1 图目录 269
附录2 表目录 273
后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