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引言 北宋审美风神的典型代表 1
第一章 功利性与美感性 3
第一节 有道有艺 不为空言 3
第二节 求物之妙 达物之理 6
第三节 得之象外 画意外声 8
第二章 生活美与艺术美 12
第一节 物以赋形 尽物之态 13
第二节 以形写神 十分形神 15
第三节 了然于心 心手相应 18
第三章 文艺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形态 20
第一节 宛转生发昭示美 21
第二节 清疏淡远隐蓄美 22
第三节 任情寄性展现美 23
第四节 宛曲斗折传达美 24
第四章 崇尚诗的理趣美 26
第一节 穷形 26
第二节 妙理 30
第三节 奇趣 33
第五章 标举词的多样而统一的风格美 38
第一节 大胆的革故鼎新精神 38
第二节 词风雄豪为主兼有婉丽 45
第三节 开创宋词的新生面 48
第六章 味诗·观画·同一律——苏轼关于诗画异同的美学观 50
第一节 吟不尽,寄予画 无人画,凭仗诗 50
第二节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52
第三节 相需参用吸纳 求其神超俊发 58
第七章 提倡散文的素朴美——兼谈苏轼寓惠散文创作 62
第一节 表现放达恬淡的心灵和显豁乐观的胸襟 63
第二节 发抒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明睿的识见和启人心脾的哲理 65
第三节 轻灵闲适,自然天成而又奇纵练达的艺术技法 67
第四节 沉稳老熟,简朴疏淡的独特风格 68
第八章 从苏轼寓惠创作看他晚年的审美趣向 72
第一节 毫端有神,穷尽岭南山水的意态 72
第二节 发乎肺腑,歌吟惠州人民的懿行 76
第三节 笔锋吐愤,谴责统治阶级的虐政 78
第四节 恣情任性,期求自由纯朴的乐土 80
第二编 引言 传统文化养料和现实生活土壤孕育滋润的花树 86
第九章 “终是爱君”与“志常在民”——苏轼庶族地主阶级士大夫的政治立场 88
第一节 富国强兵的政治抱负 90
第二节 乐善仁爱的思想观点 93
第三节 除弊图存的改革意识 95
第十章 一尊儒术与三教杂糅——苏轼斑驳复杂的世界观 104
第一节 苏轼世界观的主导因素是儒学 106
第二节 博采众家,杂糅儒释道 109
第三节 会化三教的思辨内涵 115
第四节 吸斥扬弃而成自家思想 124
第十一章 先后称雄北宋文坛的盟主——欧阳修与苏轼的师传相承关系 127
第一节 人格风节才性的进相汲引 128
第二节 诗文革新运动的前贤后彦 133
第十二章 活用古代良规 融合现实新机——苏轼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和现实的拓新精神 144
第一节 对传统积极扬弃精神 144
第二节 以文为诗 147
第三节 重神似而不失其形 150
第四节 审美观照和审美意象的物化 154
第五节 华实相副,期以适用 155
第三编 引言 接继前贤 带动今修 传启来者 160
第十三章 富赡宏博 凌跨群雄 161
第一节 绝一代之才 凌一世之气 161
第二节 苏诗纳万畴之辽润 163
第三节 苏词收四时之缤纷 167
第四节 苏文熔古今之奇观 171
第十四章 英玮绝世 万古风流 178
附: 186
历史的异人 旷代的奇士——读《风流才子苏东坡》 186
《苏东坡写作故事》序 193
理想化的人格精神标本——读王启鹏《苏东坡寓惠探幽》 196
一首好诗书裙带——读《悼朝云》 207
后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