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论与实践智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富源著
  • 出 版 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7622845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第七卷收入论文29篇,内容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论的逻辑体系研究。这里主要说明了三点:马克思主义辩证论是系统辩证论与过程辩证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辩证论是自在辩证论和能动辩证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辩证论是客观辩证论与主观辩证论的统一。二是马克思主义辩证论的实践功能研究。这里重点分析了普遍与特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矛盾与和谐等辩证原理及其实践运用。三是马克思主义辩证论的当代运用研究。主要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所蕴含的辩证论精神。

马克思辩证哲学革命的路径 1

一、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辩证论 1

二、费尔巴哈是半截子辩证论者 3

三、马克思批判直观论,创立实践辩证论 5

四、以实践辩证论来理解唯物辩证论 8

马克思辩证法的一般规定和形态表现 15

唯物辩证法与实践的、劳动的辩证法——与袁新先生商榷 21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一种宇宙观 21

二、马克思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 24

三、实践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性 28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论的理解基础 33

过程是辩证法的重要范畴 42

一、过程观点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42

二、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 44

三、坚持唯物辩证过程观的意义 47

系统在唯物辩证论逻辑体系中的地位 49

一、现代系统论是辩证论发展的新成果 49

二、系统范畴是对唯物辩证论的发挥和具体化 52

三、坚持唯物辩证系统观的重大意义 57

《矛盾论》的学习与研究 60

一、《矛盾论》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60

二、《矛盾论》的写作及基本思想 62

三、《矛盾论》对唯物辩证论的发展 65

四、《矛盾论》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71

一切矛盾的双方都是同时产生的 74

外因内化而起作用的普遍性及其意义 78

一、外因内化原理的普遍性 78

二、外因内化原理的重要意义 80

毛泽东矛盾特殊性理论的重大意义 82

一、唯物辩证法的灵魂 82

二、取得实践成功的关键 87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抓手 90

“过犹不及”是一个辩证法命题 93

归原方法论 99

一、归原方法的本质内涵 99

二、归原方法与还原论的根本区别 101

三、归原方法论与系统方法论的互补 102

四、归原方法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05

论具体普遍性 109

一、问题的提起 109

二、普遍性非抽象共同点 110

三、关于抽象的两种涵义 111

四、抽象普遍性的辩证理解 113

五、具体普遍性的内在意蕴 114

“逻辑在先”与“逻辑上在先” 117

一、关于“逻辑上在先” 117

二、关于“逻辑在先” 120

三、“逻辑在先”与“逻辑上在先”不能混淆 124

论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观 129

一、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观的形成 129

二、实践中主客体的辩证运动 132

三、历史是人的活动的自然历史过程 135

四、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改造环境和自身 137

以劳动为基础把握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兼与陈志良、杨耕及张一兵等先生商榷 139

一、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自然历史过程” 139

二、自然与社会在劳动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143

三、劳动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的相互作用 146

四、坚持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 148

坚持“人定胜天”的唯物论基础 153

尊重规律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61

一、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认识和运用规律的新纪元 161

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按规律办事的结果 163

三、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按规律办事 166

实践规律简析 169

一、实践规律的相对独立性 169

二、实践规律是实践目的与手段矛盾运动的规律 170

三、实践目的与手段的对立统一关系 172

四、掌握目的和手段矛盾规律的意义 173

目的与手段的矛盾及其哲学定位 174

一、目的与手段矛盾的根据 174

二、目的与手段的本质涵义 176

三、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 178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客观逻辑 182

一、资本的国际本性和西方垄断资本剥削重点的外移 182

二、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递进 184

三、从效法欧美到“以俄为师” 185

邓小平与“跨越峡谷”理论 189

一、马克思“跨越峡谷”理论的优长和局限 189

二、列宁对“跨越峡谷”理论的两个突破 192

三、邓小平对“跨越峡谷”理论的重大贡献 1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三题 207

论邓小平的哲学智慧 21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13

二、恢复、坚持和发展实践标准 223

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31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35

五、“两手抓”的科学方法论 237

“三个代表”的时代内涵 241

一、“三个代表”涵纳的时代内涵 242

二、“三个代表”的综合创新内涵 247

坚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 250

在解决矛盾中追求和谐——与张奎良、郭和平及李楠明先生商榷 254

一、问题的提起 254

二、人类世代的目标追求 255

三、和谐是矛盾的完满解决 257

四、辩证斗争性与“斗争哲学” 258

五、辩证同一性与“和谐思维” 260

六、坚持斗争性、同一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263

要“和”同不要“专”同——“和而不同”新解 265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69

一、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69

二、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277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83

世界历史视角中的当代资本主义与和谐世界建构 289

一、世界历史视角及其认识功能 289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及特点 291

三、当代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主要表现 297

四、人类的出路何在 303

附录:《旅行期间六天的哲学对话》(译作) 306

第五天发展的思想及其对科学的渗透 306

第六天科学与哲学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