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分析技术概述 1
1.1 滴定分析法概述 1
1.1.1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1
1.1.2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2
1.1.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4
1.2 酸碱滴定法 5
1.2.1 酸碱指示剂 5
1.2.2 滴定曲线 6
1.2.3 酸碱滴定应用 11
1.3 沉淀滴定法 13
1.3.1 莫尔法 14
1.3.2 佛尔哈德法 15
1.3.3 法扬司法 16
1.3.4 银量法的标准溶液 17
1.4 氧化还原滴定法 17
1.4.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7
1.4.2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20
1.4.3 待测组分滴定前的预处理 22
1.4.4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4
1.5 配位滴定法 30
1.5.1 滴定曲线 30
1.5.2 金属指示剂 33
1.5.3 干扰的消除和滴定方式 35
第2章 环境样品处理方法 42
2.1 环境样品采样方法 42
2.1.1 样品采集基本原则 42
2.1.2 环境样品的采集 44
2.1.3 环境样品的制备 46
2.2 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47
2.2.1 环境样品的前处理 47
2.2.2 环境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与技术 52
第3章 色谱分析法 60
3.1 色谱分析基本概念 60
3.1.1 色谱分析简介 60
3.1.2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61
3.1.3 色谱图及色谱参数的定义与作用 62
3.2 气相色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64
3.2.1 色谱分离的基本概念 64
3.2.2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65
3.3 气相色谱分离与检测 69
3.3.1 固定相及其选择 69
3.3.2 气相色谱检测器 74
3.3.3 操作条件的选择 79
3.4 色谱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81
3.4.1 色谱定性方法 81
3.4.2 色谱定量分析 83
3.5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86
3.5.1 毛细管色谱柱简介 86
3.5.2 毛细管柱速率理论方程 87
3.5.3 毛细管色谱系统 87
3.6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88
第4章 电位分析法 92
4.1 电位分析法概要 92
4.2 电位分析法基本理论 93
4.2.1 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的定义 93
4.2.2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 95
4.2.3 离子选择性电极与膜电位 97
4.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和性能 100
4.3.1 晶体膜电极 100
4.3.2 非晶体膜电极 102
4.3.3 敏化电极 103
4.4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104
4.4.1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104
4.4.2 影响测定的因素 106
4.4.3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的应用 109
4.5 电位滴定法及应用 110
4.5.1 电位滴定法 110
4.5.2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 112
第5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4
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14
5.1.1 分子光谱产生原理 114
5.1.2 光的基本性质 115
5.1.3 光的吸收定律 117
5.2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19
5.2.1 电子跃迁的类型 119
5.2.2 发色团、助色团和吸收带 120
5.2.3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 122
5.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122
5.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2
5.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 125
5.3.3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126
5.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128
5.4.1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128
5.4.2 分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129
5.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30
5.5.1 定性分析 130
5.5.2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推断 131
5.5.3 纯度检查 133
5.5.4 定量测定 133
第6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137
6.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37
6.1.1 概述 137
6.1.2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 138
6.1.3 分子振动方程式和振动形式 139
6.1.4 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 143
6.2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 143
6.2.1 红外光谱的特征性 143
6.2.2 基团频率与特征吸收峰 144
6.2.3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149
6.3 红外光谱仪 153
6.3.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153
6.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55
6.3.3 试样的制备 157
6.4 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159
6.4.1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159
6.4.2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161
第7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163
7.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及基本原理 163
7.1.1 概述 163
7.1.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164
7.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69
7.2.1 光源 170
7.2.2 原子化系统 171
7.2.3 光学系统 175
7.2.4 检测系统 176
7.3 定量分析理论 177
7.3.1 灵敏度与检出限 177
7.3.2 定量分析方法 177
7.3.3 干扰及其抑制 179
7.3.4 测定条件的选择 183
7.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184
7.4.1 直接原子吸收分析 184
7.4.2 间接原子吸收分析 184
第8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86
8.1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 186
8.1.1 概述 186
8.1.2 核磁共振原理 186
8.2 核磁共振波谱仪 189
8.2.1 磁铁 189
8.2.2 射频振荡器 190
8.2.3 射频接受器 190
8.3 核磁共振波谱信息 191
8.3.1 化学位移 191
8.3.2 自旋耦合与自旋裂分 197
8.3.3 曲线和峰面积 200
8.4 核磁共振图谱解析 200
8.4.1 图谱解析步骤 200
8.4.2 图谱简化方法 201
8.4.3 图谱解析实例 202
8.5 13C核磁共振波谱简介 206
8.5.1 化学位移 206
8.5.2 质子去偶13C核磁共振波谱 207
8.5.3 偏共振去偶13C核磁共振波谱 207
第9章 质谱分析法 210
9.1 概述 210
9.2 质谱仪 211
9.2.1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211
9.2.2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212
9.2.3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213
9.3 离子峰类型与有机化合物断裂规律 221
9.3.1 离子峰的类型 221
9.3.2 断裂方式及有机化合物的断裂图像 224
9.4 质谱图谱解析与质谱的应用 229
9.4.1 质谱的表示方法 229
9.4.2 图谱解析与结构鉴定 229
9.4.3 质谱法的应用 234
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