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祖荫等编写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6102976
  • 页数:199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5

第一节 细菌 5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5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7

三、细菌的群体形态和特征 14

四、细菌的繁殖 15

五、细菌的分类 15

六、细菌的代表科或属 18

七、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20

第二节 放线菌 21

一、放线菌与人类生活及生产的关系 21

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22

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22

四、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23

五、放线菌的代表属 23

第三节 立克次氏体、技原体、衣原体、蓝细菌 24

一、立克次氏体 24

二、枝原体 24

三、衣原体 25

四、蓝细菌 25

第四节 酵母菌 26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26

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26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27

四、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27

五、常见的酵母菌 27

第五节 霉菌 28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 28

二、霉菌的菌落特征 28

三、霉菌的繁殖方式 29

四、常见的霉菌 30

第六节 大型真菌 32

一、蕈菌的形态特征 32

二、常见的食用菌 33

第七节 病毒 34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 35

二、病毒的增殖 38

三、病毒的种类 42

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 47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需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47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47

二、营养物质及功能 47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9

一、光能自养型微生物 49

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 49

三、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49

四、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49

第三节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50

一、单纯扩散 50

二、促进扩散 50

三、主动运输 50

四、基团转位 51

第四节 培养基 51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51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51

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长 53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53

一、纯培养的概念和分离方法 53

二、细菌的个体生长 54

三、细菌的群体生长 56

第二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理化因素 58

一、温度 59

二、PH值 59

三、氧化—还原电位 59

四、渗透压 59

五、表面张力 60

六、氧气 60

第三节 抑菌、灭菌和化学治疗 61

一、抑菌和灭菌的物理因素 61

二、抑菌和灭菌的化学因素 62

三、化学治疗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62

第四章 微生物代谢 64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中的酶 64

一、氧化还原酶类 64

二、水解酶类 64

三、转移酶类 64

四、裂合酶类 64

五、异构酶类 65

六、合成酶类 65

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65

一、发酵作用 65

二、呼吸作用 68

三、无机物氧化 70

四、光能转换 71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72

一、淀粉的分解 72

二、纤维素的水解 72

三、果胶质的水解 72

四、木素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 73

五、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73

六、含硫、磷有机物的分解 73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74

一、多糖的合成 74

二、蛋白质的合成 74

三、脂肪酸的合成 76

第五节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76

一、固氮生物的种类 76

二、根瘤菌和根瘤的形成 77

三、生物固氮 77

第六节 微生物代谢产物 79

一、分解代谢产物 79

二、合成代谢产物 79

三、次生代谢产物 79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菌种选育 81

第一节 微生物的突变 81

一、基因突变及其主要特征 81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83

三、微生物突变体的主要类型 85

第二节细菌的基因重组 86

一、转化 86

二、接合 87

三、转导 88

四、溶原转变 89

第三节 诱变育种 89

一、诱变育种的一般方法 89

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92

第四节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93

一、菌种的退化 93

二、退化菌种的复壮 94

三、菌种的保藏 94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态 96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96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96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97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98

四、粮食和食品中的微生物 99

五、正常人体及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 99

第二节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与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99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99

二、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102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物环境 103

一、互生关系 103

二、共生关系 104

三、竞争关系 104

四、拮抗关系 105

五、寄生关系 105

六、猎食关系 105

第四节 微生物灾害及其防治 106

一、微生物灾害的对象 107

二、防止微生物灾害的杀菌剂 107

第七章 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09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和农药 109

一、根瘤菌肥料 109

二、“五四〇六”菌肥 109

三、微生物农药 110

第二节 微生物饲料 110

一、青贮饲料 111

二、发酵饲料 111

三、菌体蛋白饲料 112

第三节 沼气发酵 112

一、沼气发酵的微生物 112

二、沼气发酵的条件 112

三、沼气池及其管理 113

第四节 饮料和食品酿造 116

一、饮料 116

二、食品酿造 116

第五节 用微生物生产酶 117

第八章 传染与免疫 118

第一节 细菌性传染 118

一、细菌性传染机制 118

二、环境因素对细菌性传染的影响 119

第二节 抗原 120

一、抗原的性质和种类 120

二、微生物的抗原物质 122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 123

一、免疫屏障 123

二、吞噬作用 124

三、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124

第四节 特异性免疫 127

一、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127

二、特异性免疫的组织学基础 127

三、抗体与体液免疫 131

四、细胞免疫 134

五、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135

六、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小结 135

第五节 变态反应 136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 136

二、变态反应的分类 136

第六节 免疫学知识的应用 138

一、血清学反应 138

二、免疫学防治 141

第九章 微生物学实验 144

实验一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 144

实验二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细菌形态、运动性的观察 146

实验三 简单染色法及革兰氏染色法 148

实验四 放线菌形态观察 149

实验五 酵母细胞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染色鉴别 150

实验六 霉菌的形态观察 152

实验七 芽孢染色法 153

实验八 荚膜染色法 154

实验九 鞭毛染色法 155

实验十 细胞壁染色法 157

实验十一 伴孢晶体染色法 158

实验十二 核染色法 158

实验十三 显微镜测微技术 159

实验十四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160

实验十五 细菌菌落制片 162

实验十六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63

实验十七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 164

实验十八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化反应试验 165

实验十九 水的细菌学检查 170

实验二十 菌种保藏 174

实验二十一 昆虫病毒的培养 176

实验二十二 抗原与抗体的制备 177

实验二十三 凝集反应 179

附录 182

一、常用玻璃器皿名称规格 182

二、洗涤液配方 184

三、细菌过滤器种类规格及清洗方法 184

四、培养基配方 186

五、用过的琼脂回收法 191

六、染色液 192

七、筛目、筛号与筛孔内径的关系(表—1) 193

八、乙醇稀释(表—2) 194

九、常用消毒剂和杀菌剂 194

十、缓冲液 195

十一、饱和水汽压力与温度关系 198

十二、灭菌压力与灭菌器内温度关系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