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古今不绝话清官 6
清官、循吏与廉吏 8
《周礼》中的“廉之六义” 12
正邪自古如冰炭:清官与奸臣、贪官 14
二 儒教为本 兼容百家 21
仁者爱人 政在养民 22
尊仁崇礼 致君泽民 27
诸子百家 善者必择 31
朱熹为清官提供的理论依据 35
三 清官与清官崇拜 40
人类崇拜心理在封建社会的具体化 41
皇权政体下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 42
“忠”与“谏”:清官完美人格的重要因素 46
被侮辱被损害者对生存的期望 49
对贪腐污浊现实的不平与愤懑 55
“草民”的依附与托庇心理 60
权势者的褒扬与认同 65
狱神、阎罗与城隍:被尊为神的清官 70
四 清官的“形象代言人”:包拯与海瑞 77
明察善断 清廉立身 80
不避权贵 政绩斐然 83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85
“山字笔架”式的县学教谕 88
顶撞大员的淳安知县 91
置棺上疏 直斥皇帝 94
受排去官 功亏一篑 97
二次复出 毁誉交集 101
丹青难写是精神 105
五 百姓心中的其他清官样本 108
书吏出身的三品知府 109
善理江南之财的清官周忱 117
“清官第一”于成龙 122
六 形形色色的清官 128
廉洁自守 政绩卓著 129
除害兴利 惠政于民 132
明察善断 析狱决疑 138
爱民如子 众望所归 144
“酷吏”中的清官 148
七 举世皆浊难独清 153
掌权者并不爱清官 154
“伴君如伴虎”:帝王喜怒无常的后果 158
孪生兄弟间的生死决斗 163
八 “清廉刚正”的尴尬 171
“自污”与“伪装受贿” 172
密旨劝贪和理解受贿 177
欲清反浊哭笑不得 182
九 笔墨传佳话 弦歌咏盛名 188
话本小说常寓身影 189
长篇公案广为流传 194
粉墨梨园频担主角 200
结语 206
主要参考书目 209
后记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