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观要件证明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彪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1894021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思路是简要论述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困难,在此基础上探讨克服证明困难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之上整理完善而成,该论文曾被评为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重庆市2015年优秀博士论文。

绪论:问题与方法 1

一、犯罪主观要件证明问题的研究必要性 2

二、犯罪主观要件证明问题研究现状述评 7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第一章 刑事证明困难的产生及其常规解决办法 20

第一节 从证据资格的角度审视证明困难的产生 21

一、大陆法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21

二、英美法的证据可采性与相关性 26

三、我国证据材料作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29

四、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相关规定 37

第二节 从证明原理的角度审视证明困难的产生 42

一、认真对待刑事证明 42

二、刑事证明的基本问题 44

三、刑事证明的双重结构 48

第三节 从证据的角度寻求解决证明困难的途径 63

一、提升侦查机关的证据获取条件与能力 64

二、激励型取供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66

第四节 从证明的角度探寻解决证明困难的方法 70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运用 71

二、事实推定在刑事证明中的运用 78

小结 86

第二章 犯罪主观要件及其证明困难的特殊性 88

第一节 犯罪故意中的意志因素与犯罪过失概说 89

一、刑事法中的希望与放任 89

二、刑事法中的犯罪过失 98

第二节 刑事法中的主观明知概说 103

一、刑法中明知的内容 104

二、刑法中明知的程度 114

第三节 刑事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概说 122

一、刑法中的目的犯 122

二、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126

第四节 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特殊性 133

一、犯罪主观要件的复杂性与难证性 134

二、无罪推定与犯罪主观要件的认定 137

小结 141

第三章 克服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理论与实践 143

第一节 克服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理论学说 144

一、解决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具体方案 145

二、反思解决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方案 157

第二节 克服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相关规定 165

一、关于主观明知认定的相关规定逐条评析 166

二、关于非法占有目的之相关规定逐条评析 191

三、制定司法解释与规范性文件的动因 202

第三节 克服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实践探索 206

一、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主观要件的方法 206

二、实践中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219

三、实践中犯罪主观要件认定呈现的特征 229

小结 236

第四章 克服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特殊方法 239

第一节 通过证明对象变更的方法克服证明困难 239

一、阶梯型罪名体系的运用 240

二、严格责任的运用 243

三、法律拟制的运用 247

第二节 通过证明责任分配的方法克服证明困难 249

一、刑事推定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249

二、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 269

第三节 通过证据标准降低的方法克服证明困难 278

一、口供补强规则的例外 279

二、证明标准的适当降低 283

第四节 通过证明思维调整的方法克服证明困难 286

一、以刑制罪思维的运用 287

二、类型化思维的运用 294

第五节 特殊方法克服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限度 297

一、特殊方法的总体置评 297

二、立法的缺失与司法的混乱 300

三、中国法语境下特殊方法的运用限度 310

小结 314

第五章 刑事证明模式的转型与证明困难的克服 316

第一节 传统刑事证明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316

一、传统刑事证明模式及其特点 317

二、传统刑事证明模式面临的困境 326

第二节 刑事证明的情理推断模式及其运用条件 337

一、情理推断模式及其特点 338

二、情理推断模式的配套条件 347

第三节 刑事证明模式的转型障碍与现实对策 350

一、刑事证明模式的转型障碍 350

二、克服转型障碍的现实对策 354

小结 356

结语:回顾与展望 357

一、本书的研究结论 357

二、本书的研究不足 359

三、将来的研究方向 361

参考文献 362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