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文选》赋的特殊意义及其在《文选》中的地位 1
二、《文选》赋在赋史中的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4
三、《文选》赋的研究方法 7
(一)类型学 7
(二)计量学 8
第一章 《文选》文体分类 9
一、《文选》以前的文体分类 10
二、《文选》文体分类及对后世的影响 15
第二章 《文选》赋及其分类编次 19
一、《文选》别骚于赋 19
二、《文选》列赋于首 25
三、《文选》赋分类溯源 30
四、《文选》赋设目与编次 33
第三章 京都类 41
一、“京都”类名及溯源 41
二、《文选》所录京都赋文本释析 42
(一)东汉班固《两都赋》 43
(二)东汉张衡《二京赋》 46
(三)东汉张衡《南都赋》 49
(四)西晋左思《三都赋》 52
三、汉魏六朝其他京都赋特点及流变 57
(一)两汉时期 59
(二)三国时期 61
(三)两晋时期 63
(四)南朝时期 65
四、小结 66
第四章 郊祀类 69
一、“郊祀”类名及溯源 69
二、《文选》所录郊祀赋文本释析 70
三、汉魏六朝其他郊祀赋特点及流变 73
四、小结 75
第五章 耕藉类 77
一、“耕藉”类名及溯源 77
二、《文选》所录耕藉赋文本释析 79
三、汉魏六朝其他耕藉赋特点及流变 81
四、小结 82
第六章 畋猎类 83
一、“畋猎”类名及溯源 83
二、《文选》所录畋猎赋文本释析 84
(一)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85
(二)西汉扬雄《羽猎赋》《长杨赋》 90
(三)西晋潘岳《射雉赋》 93
三、汉魏六朝其他畋猎赋特点及流变 95
(一)汉魏时期 96
(二)两晋南朝时期 99
四、小结 100
第七章 纪行类 102
一、“纪行”类名及溯源 102
二、《文选》所录纪行赋文本释析 103
(一)东汉班彪《北征赋》 104
(二)东汉班昭《东征赋》 105
(三)西晋潘岳《西征赋》 107
三、汉魏六朝其他纪行赋特点及流变 110
(一)汉魏时期 111
(二)两晋南朝时期 114
四、小结 118
第八章 游览类 121
一、“游览”类名及溯源 121
二、《文选》所录游览赋文本释析 122
(一)东汉王粲《登楼赋》 122
(二)西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125
(三)南朝宋鲍照《芜城赋》 128
三、汉魏六朝其他游览赋特点及流变 130
(一)汉魏时期 132
(二)两晋时期 133
(三)南朝时期 135
四、小结 136
第九章 宫殿类 138
一、“宫殿”类名及溯源 138
二、《文选》所录宫殿赋文本释析 139
(一)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140
(二)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 142
三、汉魏六朝其他建筑赋特点及流变 144
(一)两汉时期 145
(二)三国时期 146
(三)两晋南朝时期 148
四、小结 150
第十章 江海类 153
一、“江海”类名及溯源 153
二、《文选》所录江海赋文本释析 155
(一)西晋木华《海赋》 155
(二)东晋郭璞《江赋》 157
三、汉魏六朝其他水域赋特点及流变 160
(一)汉魏时期 162
(二)两晋时期 164
(三)南朝时期 166
四、小结 167
第十一章 物色类 168
一、“物色”类名及溯源 168
二、《文选》所录物色赋文本释析 170
(一)战国宋玉《风赋》 170
(二)西晋潘岳《秋兴赋》 172
(三)南朝宋谢惠连《雪赋》 173
(四)南朝宋谢庄《月赋》 175
三、汉魏六朝其他物色赋特点及流变 176
(一)汉魏时期 180
(二)两晋时期 181
(三)南朝时期 183
四、小结 184
第十二章 鸟兽类 186
一、“鸟兽”类名及溯源 186
二、《文选》所录鸟兽赋文本释析 188
(一)西汉贾谊《鹏鸟赋》 188
(二)东汉祢衡《鹦鹉赋》 189
(三)西晋张华《鹪鹩赋》 191
(四)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 193
(五)南朝宋鲍照《舞鹤赋》 195
三、汉魏六朝其他鸟兽赋特点及流变 196
(一)西汉时期禽鸟赋 201
(二)东汉曹魏时期禽鸟赋 202
(三)两晋时期禽鸟赋 203
(四)南朝时期禽鸟赋 205
(五)汉魏六朝时期兽畜赋 206
四、小结 207
第十三章 志类 209
一、“志”类名及溯源 209
二、《文选》所录志类赋文本释析 210
(一)东汉班固《幽通赋》 211
(二)东汉张衡《思玄赋》 212
(三)东汉张衡《归田赋》 213
(四)西晋潘岳《闲居赋》 215
三、汉魏六朝其他写志赋特点及流变 216
(一)汉魏时期 217
(二)两晋时期 219
(三)南朝时期 221
四、小结 223
第十四章 哀伤类 226
一、“哀伤”类名及溯源 226
二、《文选》所录哀伤赋文本释析 227
(一)西汉司马相如《长门赋》 228
(二)西晋向秀《思旧赋》 229
(三)西晋陆机《叹逝赋》 231
(四)西晋潘岳《怀旧赋》 232
(五)西晋潘岳《寡妇赋》 233
(六)南朝梁江淹《恨赋》 234
(七)南朝梁江淹《别赋》 235
三、汉魏六朝其他哀伤赋特点及流变 237
(一)西汉时期 239
(二)汉末曹魏时期 240
(三)两晋时期 242
(四)南朝时期 244
四、小结 245
第十五章 论文类 248
一、“论文”类名及溯源 248
二、《文选》所录论文赋文本释析 249
三、汉魏六朝其他文艺赋特点及流变 253
四、小结 256
第十六章 音乐类 257
一、“音乐”类名及溯源 257
二、《文选》所录音乐赋文本释析 259
(一)西汉王褒《洞箫赋》 259
(二)东汉傅毅《舞赋》 260
(三)东汉马融《长笛赋》 261
(四)三国魏祛康《琴赋》 262
(五)西晋潘岳《笙赋》 265
(六)西晋成公绥《啸赋》 266
三、汉魏六朝其他音乐赋特点及流变 268
(一)两汉时期 271
(二)魏晋时期 272
(三)南朝时期 274
四、小结 275
第十七章 情类 277
一、“情”类名及溯源 277
二、《文选》所录情类赋文本释析 278
(一)战国宋玉《高唐赋》《神女赋》 279
(二)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281
(三)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282
三、汉魏六朝其他恋情赋特点及流变 284
(一)西汉时期 285
(二)汉末曹魏时期 286
(三)两晋南朝时期 288
四、小结 291
主要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