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对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1
第一节 插图的作用和与文本的关系 2
一、插图的作用 2
二、插图与文本的关系 8
第二节 插图的功能 12
一、补充文字的功能 13
二、传播功能 16
三、学术研究功能 18
四、认知功能 25
五、美学功能 36
六、教化功能 42
第三节 插图的图像学解读 46
一、叙事插图的解读 47
二、凝视理论 50
三、文化套式 55
四、窗户与镜子 59
小结 64
第一章 插图与中华文明 67
第一节 插图上的古代物质文明 68
一、插图上的四大发明 68
二、插图上的“衣食住行” 79
三、插图上的手工业 87
第二节 插图与古代社会景观 96
一、社会景观 96
二、文化娱乐 102
三、外来文化生活 105
四、司法听审 110
第三节 插图与古代民俗 122
一、生产劳动的民俗 122
二、日常生活的民俗 125
三、传统节日的民俗 127
四、社会组织的民俗 130
五、人生成长的民俗 133
小结 137
第二章 插图的生产场域 139
第一节 制作插图的材料 140
一、石材 140
二、竹、木 144
三、帛 146
四、纸 148
五、照相纸 150
第二节 插图的生产机构 152
一、私刻 152
二、坊刻 158
三、官刻 181
第三节 插图的两次革命 184
一、雕版插图 185
二、摄影插图 196
第四节 插图的生产者 210
一、插图画家 210
二、插图木刻家 211
小结 214
第三章 插图的传播场域 217
第一节 报纸 218
第二节 画报 228
一、《点石斋画报》 232
二、《飞影阁画报》 242
三、《时事画报》 249
四、《新闻画报》 252
五、《图画新闻》 258
六、《世界》 266
七、《浅说日日新闻画报》 271
八、《北京白话图画日报》 274
九、《图画日报》 282
十、《民呼日报图画》 286
十一、《神州画报》 290
十二、《菊侪画报》 294
十三、《开通画报》 297
第三节 科学杂志 300
一、《中西闻见录》 300
二、《格致汇编》 304
三、《格致新报》 309
小结 311
第四章 彩色插图的魅力 313
第一节 从手绘彩色插图说起 314
第二节 套印发明前的彩图印制 332
第三节 现存最早的木刻套印彩色插图 336
第四节 胡正言与“饾版”、“拱花” 340
第五节 彩色图谱中的顶峰之作 344
一、最早的饾版印制的《萝轩变古笺谱》 344
二、施墨娴雅妍丽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 346
三、一部具有特殊美感的插图本吴兴寓五本《西厢记》 350
四、流传最广的画谱《芥子园画传》 354
第六节 西方印刷技术印制的彩色插图 362
小结 364
第五章 插图的组织结构 367
第一节 插图的多样性 368
一、林林总总的人物插图 369
二、以小见大的山水插图 407
三、真切、写意的花鸟插图 412
四、承载历史的器物插图 413
五、连环画插图 424
六、地图 428
第二节 插图的位置 434
一、扉页插图 436
二、封面插图 439
三、目录插图 442
四、正文插图 442
五、牌记插图 447
六、书口插图 451
第三节 插图的编排形式 452
一、单面插图 452
二、合页连式插图 461
三、主图和副图 461
四、连环画式插图 464
第四节 插图的图形 466
一、长方形 466
二、月光图 466
三、方形 468
四、扇形 468
五、其他 468
第五节 插图的款识 472
一、图名 472
二、题诗 472
三、说明性文字 474
四、标题 474
五、图注 477
六、画家或刻工的名字 479
第六节 插图的边栏 480
一、单边栏 480
二、文武边栏 480
三、无边栏 484
四、花边边栏 484
小结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