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经络的基础知识 1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2
二、腧穴 2
三、经络的循行及常用腧穴 7
(一)十二经脉的循行、主治及常用腧穴 7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交会腧穴 15
(三)十二经别的循行 18
(四)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的循行 18
(五)络脉的循行 19
四、经穴现代研究 19
五、取穴方法 30
第二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点 31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31
二、经络的病变特点 35
第三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39
第二章 经络锻炼 42
第一节 经络锻炼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42
一、经络锻炼的独特性、优越性和作用 42
二、经络锻炼的反应 48
(一)正常反应 48
(二)异常反应 50
三、经络锻炼的要求 53
第二节 贯通经络之意拳养生桩法 57
一、养生桩锻炼方法 57
二、养生桩锻炼的要领 64
三、练养生桩肩背沉重感的原因及对策 65
第三节 贯通经络之站式八段锦法 67
一、练功作用与注意事项 67
二、站式八段锦套路 68
第四节 经络的传统运动锻炼 71
一、运动疗法的作用 71
二、锻炼方法 72
(一)肩颈经络锻炼方法 72
(二)腰背经络锻炼方法 75
(三)腰腿经络锻炼方法 82
三、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 87
第五节 贯通经络之易筋经、五禽戏及太极拳法 89
一、易筋经 89
二、五禽戏 92
三、太极拳 96
第六节 贯通经络之按摩法 98
一、按摩锻炼禁忌证 98
二、手法介绍 99
第七节 贯通经络之艾灸及拔罐法 105
一、艾灸疗法 105
二、拔罐疗法 109
第八节 贯通经络之其他锻炼方法 113
一、头面部保健经络锻炼法 113
二、足底保健经络锻炼法 116
三、经络放松锻炼法 118
四、疏通经络捏脊法 120
第三章 临床常用穴位 123
一、十二经脉 123
(一)手太阴肺经 123
(二)手阳明大肠经 126
(三)足阳明胃经 132
(四)足太阴脾经 143
(五)手少阴心经 148
(六)手太阳小肠经 151
(七)足太阳膀胱经 156
(八)足少阴肾经 171
(九)手厥阴心包经 177
(十)手少阳三焦经 180
(十一)足少阳胆经 187
(十二)足厥阴肝经 199
二、奇经八脉 203
(一)督脉 203
(二)任脉 211
三、经外奇穴 216
(一)头颈部 216
(二)躯干部 219
(三)四肢部 222
第四章 经络治疗 229
一、哮喘 229
二、咳嗽 231
三、呃逆 232
四、呕吐 234
五、胃下垂 235
六、腹痛 236
七、胁痛 238
八、男性不育症 240
九、郁病 241
十、多汗症 244
十一、心悸 246
十二、尿失禁 248
十三、更年期综合征 250
十四、闭经 252
十五、月经先期 254
十六、月经后期 255
十七、产后缺乳 257
十八、消渴 259
十九、小儿积滞 261
二十、小儿遗尿 262
二十一、湿疹 264
二十二、荨麻疹 266
二十三、痤疮 267
二十四、颈椎病 268
二十五、落枕 271
二十六、肩周炎 273
二十七、足跟痛 275
二十八、妊娠恶阻 277
二十九、视疲劳综合征 278
三十、慢性疲劳综合征 280
三十一、便秘 281
三十二、肥胖症 283
三十三、慢性肝炎 285
三十四、流行性感冒 288
三十五、高血压病 291
三十六、冠心病 293
三十七、黄褐斑 295
三十八、近视 296
三十九、老年性阴道炎 297
四十、类风湿关节炎 299
四十一、慢性鼻炎 301
四十二、慢性腹泻 302
四十三、慢性肾炎 304
四十四、慢性胃炎 307
四十五、慢性咽炎 309
四十六、慢性支气管炎 310
四十七、前列腺炎 311
四十八、三叉神经痛 313
四十九、神经衰弱 315
五十、失眠 316
五十一、痛经 320
五十二、头痛 323
五十三、小儿厌食 326
五十四、牙痛 328
五十五、亚健康状态 329
五十六、阳痿 331
五十七、腰痛 333
五十八、痔疮 338
五十九、卒中后遗症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