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肺系疾病 2
第一节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2
第二节 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 13
第三节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 21
第四节 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7
第五节 咽干、喉痒(咽炎) 35
第六节 烂喉蛾(化脓性扁桃体炎) 36
第七节 失声(咽喉炎) 38
第八节 鼻渊(鼻窦炎) 40
第二章 脾胃系疾病 44
第一节 厌食(食欲不振) 44
第二节 呃逆 47
第三节 呕吐(神经性呕吐) 48
第四节 滞颐(流涎) 52
第五节 便秘(大便燥结) 53
第六节 泄泻(婴幼儿腹泻) 55
第七节 吮乳(溢乳) 62
第八节 脘腹痛(胃肠痉挛) 63
第九节 唇燥(口周围炎) 70
第十节 疳证(营养不良) 72
第十一节 食癥(胃结石) 77
第十二节 肠澼(结肠炎) 79
第十三节 口疮(核黄素缺乏症) 81
第三章 肝胆系疾病 86
第一节 胁痛 86
第二节 胆胀、右胁痛(肝胆管炎) 87
第三节 黄疸(阻塞性黄疸) 89
第四节 核黄疸后遗症 93
第五节 梅核气 97
第六节 气瘿(甲状腺肿) 99
第四章 心肾疾病 102
第一节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102
第二节 胸闷叹息 105
第三节 胸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心力衰竭) 107
第四节 水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110
第五节 遗尿 114
第六节 小便淋沥(泌尿系感染) 117
第七节 水疝(鞘膜积液) 120
第八节 偏坠(腹股沟疝) 122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 126
第一节 癫狂(精神性疾病) 126
第二节 虚火浮动(习惯性阴部摩擦症) 128
第三节 痫证(癫痫) 130
第四节 瘛疭(抽动障碍) 133
第五节 惊风(小儿惊厥) 138
第六节 脏躁(癔症) 141
第七节 小儿面瘫(面神经麻痹) 143
第八节 嗜卧多寐(嗜睡症) 145
第九节 夜游症 147
第十节 夜啼 149
第十一节 肢端痛(多发性神经根炎) 150
第十二节 痿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52
第十三节 脑络受损 154
第十四节 头痛(神经性头痛) 156
第六章 小儿杂病 162
第一节 血虚(小儿贫血) 162
第二节 肌衄(紫斑) 165
第三节 鼻衄 168
第四节 消渴 170
第五节 虚热(低热) 173
第六节 汗证 187
第七节 脓耳(化脓性中耳炎) 191
第八节 颊疡、颊疡水肿(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合并水肿) 193
第九节 湿疡(湿疹) 196
第十节 ??(荨麻疹) 198
第十一节 时行痿躄(小儿麻痹) 201
第十二节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 205
第十三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10
第七章 传染病 214
第一节 湿毒(手足口病) 214
第二节 顿咳(百日咳) 217
第三节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218
第四节 时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22
第五节 烂喉丹痧(猩红热) 224
第六节 暑温(流行生乙型脑炎、乙脑后遗症) 225
第七节 麻疹咳喘(麻疹合并肺炎咳喘) 230
第八节 痢疾(细菌性痢疾) 234
第九节 水花(水痘) 238
第八章 滕宣光用方、用药经验 242
第一节 蝉蜕在儿科的运用经验 242
第二节 健脾益气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