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李爱华 1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意义 2
二、概念界定 4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8
(一)国内研究现状 8
(二)国外研究现状 16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20
(一)研究思路 20
(二)主要内容 20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2
(一)研究方法 22
(二)创新点 24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26
一、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变革 26
(一)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 27
(二)无产阶级运动由自发走向自觉 29
(三)文化启蒙观念与社会道德悖论 30
二、欧洲道德教育传统的历史积淀与流变 34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崇尚自由的人文教育 34
(二)中世纪封建时期:秉持“忠诚”的信仰教育 38
(三)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尊重个体价值的人本教育 39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7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道德教育思想的孕育 47
(一)童年与中学时期道德理想的萌发 48
(二)理性意志自由视野下的道德批判 51
二、马克思恩格斯人本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 58
(一)马克思人本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58
(二)恩格斯人本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63
三、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 66
(一)伴随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道德教育思想逐步确立 67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 70
四、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75
(一)1848年革命后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75
(二)第一国际期间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76
(三)19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80
(四)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84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教育必要性、主客体和价值目标的分析 86
一、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86
(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必然要求 87
(二)无产阶级提升道德和实现解放的现实吁求 88
(三)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内在要求 90
二、道德教育的主客体 91
(一)道德教育的出发点:“现实的个人” 92
(二)道德教育的现实主体和客体 98
三、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 110
(一)“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价值目标的内涵 110
(二)“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在实践中逐步实现 115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教育主要内容的论述 118
一、批判剥削阶级的旧道德 119
(一)批判封建道德对人的轻视和蔑视 119
(二)批判宗教道德对人肉体和精神的摧残 120
(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道德的虚假性 125
二、倡导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新道德 130
(一)肯定无产阶级智力和道德上的优势 130
(二)教育无产阶级养成自觉的阶级意识 132
(三)确立个人与集体相统一的道德原则 134
(四)倡导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联合精神 146
(五)加强革命的组织纪律教育维护团结 147
(六)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149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教育原则和方式的探索 157
一、道德教育的原则 157
(一)反对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 158
(二)道德教育根本途径是实践 160
(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说服人 163
(四)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166
(五)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 168
二、道德教育的方式 169
(一)通过批判错误思潮进行道德教育 169
(二)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进行道德教育 172
(三)通过创立和争取报刊进行道德教育 173
(四)通过写作与宣传著作进行道德教育 175
(五)通过树立榜样典型进行道德教育 176
(六)通过其他灵活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177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180
一、道德教育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80
二、道德教育要始终坚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183
三、道德教育要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 186
四、道德教育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内容和方法 187
五、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 191
六、道德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为价值引领 196
结语 202
附录 204
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