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一、体能 1
二、体能训练 3
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3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4
一、研究对象 4
二、基本内容 5
第四节 身体训练的种类 5
一、身体训练的分类 5
二、身体练习的分类 6
三、运动素质的分类 6
第五节 体能训练的结构与作用 7
一、体能训练的结构 7
二、体能训练的作用 8
三、体能训练的特点 9
第六节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10
一、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10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11
第二章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13
第一节 有关力量素质的基本概念 13
第二节 力量素质的工作形式 14
一、等张收缩 15
二、等长收缩 15
三、离心收缩 15
四、等动收缩 15
五、超等长收缩 15
第三节 力量素质基础 15
一、神经过程强度与效率 15
二、肌肉的形态组织结构 16
三、肌肉的反应特性 16
第四节 力量训练方法 17
一、等长力量训练方法 17
二、等张力量训练方法 20
三、等动力量训练方法 22
四、退让性力量练习法 24
五、超等长力量训练方法 25
六、组合练习方法 27
七、电刺激法 28
第五节 最大力量训练 29
一、最大力量的定义 29
二、最大力量的影响因素 29
三、最大力量训练的方法学要素 30
四、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 31
第六节 速度力量及其训练 35
一、概念 35
二、影响因素 35
三、训练方法学要素 36
四、训练方法 37
第七节 快速反应力量及其训练 38
一、概念 38
二、表现形式 39
三、训练方法 39
第八节 力量耐力训练 40
一、概念 40
二、影响因素 40
三、训练方法学要素 40
四、力量耐力训练方法 41
第九节 力量训练原则 43
一、超负荷原则 43
二、渐增阻力原则 44
三、系统性原则 44
四、专项性原则 44
五、安排练习顺序原则 45
六、区别对待原则 45
七、“机能旺盛”原则 45
第三章 速度素质与速度训练 46
第一节 速度的概念及意义 46
第二节 速度的表现形式 46
一、简单表现形式 47
二、复杂表现形式 47
第三节 速度素质基础 48
一、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48
二、快肌纤维及其比例 49
三、高能物质的储备量 49
四、肌纤维的特征 49
五、速度心理感知能力 49
六、疲劳训练不良效应 50
第四节 速度训练方法 50
一、速度训练方法学要素 50
二、训练方法 51
第五节 速度训练的负荷安排 55
一、练习强度 55
二、持续时间与强度 56
三、重复次数和组数 57
第六节 发展速度素质的训练学要点 58
一、全面发展速度素质能力 59
二、速度训练必须与专项紧密结合 59
三、速度训练必须突出“快速”特征 60
四、合理安排速度训练的顺序和时间 60
第七节 发展专项速度能力的具体手段 61
第四章 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64
第一节 耐力素质的概念及意义 64
一、耐力和体力的定义及其决定因素 64
二、耐力素质的意义 65
第二节 耐力素质的种类及其关系 65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 65
二、耐力素质种类之间的关系 67
第三节 耐力素质基础 67
一、神经过程的稳定性 67
二、能量物质的储备量 68
三、最大摄氧量水平 68
四、红肌纤维及其比例 69
五、人体负氧债能力 69
六、意志品质程度 70
第四节 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70
一、耐力训练的方法学要素 70
二、训练方法 71
第五节 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训练的途径、办法 75
一、有氧耐力训练的途径、办法 75
二、无氧耐力训练的途径和办法 77
第六节 各种耐力训练的负荷安排 80
一、短时耐力训练的负荷安排 80
二、中时耐力训练的负荷与训练安排 81
三、长时耐力训练的负荷与安排 82
四、有关耐力训练的若干观点 83
第七节 耐力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85
一、在耐力素质训练中,要特别强调对运动员思想作风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使运动员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 85
二、耐力训练中要注意和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尤其要使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呼吸节奏、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方法等 86
三、要结合专项特点进行耐力训练,根据专项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展专项耐力 86
四、儿少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86
五、有氧耐力是无氧耐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发展无氧耐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发展有氧耐力。耐力训练应贯穿在全年训练计划中 87
第五章 柔韧素质及其训练 88
第一节 柔韧的概念及意义 88
一、概念 88
二、柔韧素质的意义 88
第二节 柔韧素质分类及影响因素 89
一、柔韧素质的分类 89
第三节 柔韧素质训练 90
一、柔韧性练习的类别 90
二、柔韧训练的基本方法 90
三、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学要素 91
第四节 柔韧训练的基本原则 93
第五节 柔韧素质的测试 94
第六章 灵敏素质及其训练 96
第一节 灵敏素质 96
一、灵敏素质概念 96
第二节 灵敏的种类和影响因素 97
一、灵敏素质的种类 97
二、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 98
第三节 灵敏训练方法、手段 99
一、灵敏训练方法 99
二、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 99
第四节 灵敏训练的要求 100
一、训练手段多样化 100
二、大量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各种运动能力 100
三、灵敏训练应突出专项特点 100
四、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100
五、消除练习者的紧张情绪 100
主要参考书目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