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区域经济竞争力案例分析 1427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 1427
二、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1432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1437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块状经济竞争力提升 1442
第八章 中小企业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案例分析 1448
第一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448
一、科技型企业发展较快,并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 1449
二、技术密集行业扩张明显,产业结构变动加快 1450
三、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加大,技术含量上升较明显 1453
第二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 1455
一、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提升 1455
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 1458
第三节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浙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1465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浙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465
二、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1467
三、浙江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途径 1469
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以中国城镇为例 1470
第五篇 区域经济创新 1479
第一章 不同区域创新模式的创新观 1479
第一节 不同区域创新模式的创新观 1479
第二节 国外的区域经济创新研究 1482
一、对创新和创新过程的研究 1482
二、对创新的社会背景的研究 1482
三、对社会网络的作用的研究 1482
四、对空间集聚的研究 1483
第三节 对区域创新问题的共识 1484
第二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知识存量 1486
第一节 知识类型与邻近性 1486
一、知识类型 1487
二、对知识产生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1488
三、知识与空间因素 1488
四、隐性知识与邻近性 1489
第二节 知识扩散 1490
第三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互动学习 1494
第一节 以学习为中心的产业发展过程 1494
一、学习过程的类型和方式 1494
二、学习过程的层次 1495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中互动学习的特点 1495
一、学习的组织性 1496
二、学习的集体性 1496
三、学习的地方性 1496
第三节 产业发展过程中学习的积累性和知识忘记 1497
一、学习的动态性、积累性和学习内容的差异性 1497
二、学习与忘记 1497
第四节 互动与学习区位 1497
第四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空间 1500
第一节 静态集聚经济和动态集聚经济 1500
一、集聚 1500
二、静态集聚经济 1501
三、动态集聚经济 1501
四、动态集聚经济的意义与后果 1501
第二节 不同创新环境下的企业集聚 1503
第五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 1506
第一节 区域发展因素的变化 1506
一、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 1506
二、可贸易因素(tradable)与不可贸易(untradable)因素 1507
第二节 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1508
一、创新环境 1508
二、创新环境与产业发展 1509
三、社会资本与产业发展 1509
第六章 区域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 1512
第一节 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创新网络 1512
一、创新网络的概念和特征 1512
二、区域创新网络的类型 1513
三、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1513
第七章 沿海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思路 1517
第八章 苏南地区的创新发展思路 1519
第一节 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的背景分析 1519
一、苏南地区具有的独特优势 1519
二、苏南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1523
三、苏南地区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 1525
第二节 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 1527
一、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内容设定的特点 1527
二、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所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528
第三节 提升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水平的思路 1566
一、构筑大苏南实现大发展 1566
二、架构双扇形发展格局 1570
三、苏南经济一体化中的个性化发展 1571
第九章 转轨期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574
一、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1574
二、转轨期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575
三、转轨期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战略与对策 1579
第十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 1581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创新与旅游产业发展实例分析 1583
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条件的实例分析 1583
一、资源条件 1583
二、发展环境 1584
第二节 旅游业发展过程及对区域经济的实际影响 1585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过程 1585
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1585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587
一、投资人来源地 1587
二、投资人来本地投资的时间 1588
三、投资人从事的行业 1588
四、投资人的投资来源 1588
五、在当地投资的原因 1588
六、产品/服务的主要市场 1589
七、投资后对当投资条件的评价 1590
八、投资者对自身经营优势的认识 1590
九、投资本行业的原因 1591
十、对当地不利的投资条件认识 1591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创新与传统产业发展实例分析 1592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羊毛衫业的兴起看区域发展 1592
第二节 羊毛衫业的兴起与发展 1594
一、濮院镇羊毛衫业的兴起 1594
二、濮院镇羊毛衫业的发展过程 1596
第三节 羊毛衫业发展的区域环境 1598
一、羊毛衫业发展的一般区域环境 1598
二、政府在羊毛衫业发展中的作用 1599
第四节 问卷调查分析 1600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结论 1601
二、问卷未涉及的几个其他问题 1606
第五节 羊毛衫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607
第六节 未来羊毛衫业发展的思路 1608
一、继续提高创新环境的质量 1609
二、巩固和加强创新网络 1609
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610
四、密切企业与大学及R&D机构的关系 1610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创新与高科技产业发展实例分析 1612
第一节 美国洛杉矶硅谷高级电子产业发展分析 1612
一、洛杉矶盆地高级电子产业多中心集聚的形成 1612
二、集聚和内部组织策略的作用比较公析 1615
三、经营策略和多中心集聚的效应 1619
四、评价与结论 1624
第二节 英国科学园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1625
一、英国科学园运动的发展 1626
二、英国科学园的发展经验 1629
三、对企业选址的有关探讨 1634
四、科学园企业选扯的论证 1636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1639
第三节 中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分析 1641
一、中关村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 1641
二、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 1644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658
加利福尼亚州建立“智能社区”的实践活动 1662
英国剑桥科学园 1664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 1667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 1669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纲要 1681
附录一:中国区域发展比较 1682
我国三大经济带的现状与走势预期 1682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1701
中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经济的区域差异 1711
关于首都经济圈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思考 1722
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731
关于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思考 173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 1744
关于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功能定位的研究 1750
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1758
近十年北京与上海空间发展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1769
北京、上海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177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青岛模式与温州模式相比较 1783
附录二:权威论述及专家论点 1786
寻找中国区域经济模式 苏州辐射与温州转型 1786
“双三角”:牵引中国高飞的两大“引擎” 1790
第三种模式:中国区域经济的寻找 179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1803
建立起第三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821
从“温州模式”到“新苏州模式” 1824
产业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 1826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 1834
“9+2”的共同选择 1838
“泛珠三角”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 1843
论我国特大城市跨世纪发展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1847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1852
珠三角“突围”向内外拓展如何加强城市群协调? 1856
技术创新,中小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现代化 1858
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1883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规划理念与规划体系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