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文清著
  • 出 版 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6508874
  • 页数:4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所得税会计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或使用过的各种方法均有介绍,并作相互比较,归纳总结出了在全面收益观下确定已实现损益和未实现损益的“分离原理”,并将其现实地应用于所得税的核算中。另外,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制定的会计准则中关于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及其差异均有介绍,结合我国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介绍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对所得税会计的信息呈报、所得税纳税申报和所得税纳税筹划也有简要介绍。

第一章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

第一节 税收与会计 1

一、税收与所得税 1

二、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 3

三、税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 5

第二节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7

一、所得税会计的产生 7

二、国外所得税会计的发展 9

三、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 13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 16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的本质 16

一、税法与会计准则 16

二、所得税会计的本质 17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本质 20

一、会计 20

二、会计的任务 21

三、会计的本质 21

四、会计的本质是个发展的概念 22

第三节 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异同 23

一、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同或相互联系之处 24

二、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 25

第三章 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结构 28

第一节 概述 28

第二节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条件 29

一、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 29

二、企业所得税制的实施和完善 30

三、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分离 30

第三节 所得税会计的目标和假设 31

一、所得税会计的目标 31

二、所得税会计的假设 32

第四节 所得税会计的对象和会计要素 35

一、所得税会计的对象 35

二、所得税会计的要素 36

第五节 所得税会计的原则 37

第四章 所得税会计与收益确定理论 40

第一节 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 40

一、会计收益 40

二、经济收益 42

三、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比较 44

四、会计收益的内在缺陷及收益概念的选择 44

第二节 收益确定的本期收益观 47

一、概念 47

二、本期收益观的收益构成 48

三、修正的本期收益观 48

第三节 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 49

一、收入—费用法(也称收益表观或配比观) 49

二、资产—负债法(也称资产负债观或资本维持观) 51

第四节 收益确定的全面收益观 54

一、本期收益观遵循的基本原则 54

二、本期收益观存在的不足 57

三、全面收益观的概念及形成 60

四、全面收益观的收益构成 63

第五节 本期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的进一步讨论 69

一、本期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的异同 69

二、两种观点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70

三、全面收益观所确认的利得和损失 77

第六节 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81

一、综合收益(全面收益)的确认 82

二、综合收益的计量 91

三、综合收益的报告 93

四、综合收益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99

五、综合收益报告的未来 106

第七节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所体现的全面收益观 108

第八节 全面收益观下的“分离原理”与所得税会计 111

一、收入(利得)、费用(损失)与资产、负债的分离与不分离对传统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完善——分离原理 111

二、收益、收益表与所得税处理 114

三、全面收益观与应纳税所得额 115

四、全面收益观下的所得税会计 116

第五章 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纳税所得额 118

第一节 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及其种类 118

一、差异产生的原因 118

二、差异的种类 118

第二节 时间性差异 119

一、概念 119

二、时间性差异的形成及种类 119

第三节 永久性差异 122

一、概念 122

二、永久性差异的形成及种类 122

第四节 暂时性差异 125

一、概念和种类 125

二、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比较 128

三、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比较 131

第五节 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进一步分析 132

一、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 133

二、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 133

三、时间性的和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比较 134

四、暂时性差异的特点 134

第六节 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计算方法 136

一、直接计算法 136

二、差额计算法 136

第六章 所得税的跨期摊派 139

第一节 跨期摊派与不跨期摊派 139

一、所得税分摊(摊派)的概念 139

二、不跨期摊派 140

三、跨期摊派 141

第二节 跨期摊派的方法 143

一、部分摊派法 143

二、全部摊派法(全面摊派法) 144

第七章 所得税会计方法 146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方法 146

第二节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会计方法 147

一、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简要回顾) 147

二、会计准则中的所得税会计方法 148

第八章 应付税款法及其理论依据 153

第一节 应付税款法概述 153

一、概念及思路 153

二、应付税款法 154

第二节 应付税款法的理论依据 158

第三节 对应付税款法的评鉴 160

一、应付税款法的优点 160

二、应付税款法的缺点 160

三、应付税款法的使用情况 161

第九章 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及其理论依据 163

第一节 纳税影响会计法概述 163

一、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概念 163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发展 163

第二节 递延法 168

一、递延法的概念 168

二、递延法的会计处理 169

第三节 递延法的理论依据 173

第四节 对递延法的评鉴 174

一、递延法的优点 174

二、递延法的缺点 174

第十章 纳税影响会计法——收益表债务法及其理论依据 176

第一节 收益表债务法 176

一、收益表债务法的概念 176

二、收益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 176

第二节 收益表债务法的理论依据 182

第三节 对收益表债务法的评鉴 183

一、收益表债务法的优点 183

二、收益表债务法的缺点 184

三、收益表债务法与递延法的比较 184

四、对收益表债务法的评鉴 184

第十一章 纳税影响会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及其理论依据 186

第一节 概述 186

一、基本概念 186

二、基本概念比较 187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理论分析 188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析 188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分析 189

三、资产的计税基础分析 191

四、负债的计税基础分析 192

第三节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及其种类 193

一、按照暂时性差异形成的原因分类 194

二、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分类 195

三、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196

第四节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实务分析 197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分析 197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分析 205

三、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分析 209

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 210

第五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 212

一、当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大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 212

二、当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小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 213

三、特殊情况,当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等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 213

四、考虑前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215

五、进一步的分析 216

第六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依据 220

一、全面收益观与资产、负债的计量 220

二、为什么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的计量来确认递延所得税 221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依据 222

第七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其他问题 223

一、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情况 223

二、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227

三、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228

四、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的限制 229

五、确认递延所得税时适用税率的确定及税率变化时的调整 231

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折现问题 236

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 237

第八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总结与评鉴 239

一、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39

二、递延所得税的归属 240

三、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评鉴 241

第九节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和总结 247

一、纳税影响会计法和应付税款法的比较 247

二、收益表债务法和递延法的比较 247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的比较 248

四、对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总结与评鉴 252

第十二章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举例 256

第一节 对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的核算举例 256

第二节 对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的核算举例 274

第三节 综合举例 278

第十三章 特殊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292

第一节 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292

一、捐赠方的会计处理 292

二、受赠方的会计处理 295

第二节 投资的所得税处理 297

一、债权性投资 297

二、权益性投资 299

第三节 债务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315

一、债务重组中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316

二、债务重组中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320

第四节 借款费用的所得税处理 322

一、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322

二、借款费用的税法规定 323

三、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323

第五节 融资租赁的所得税处理 324

一、会计准则对融资租赁的规定 324

二、税法对融资租赁的规定 326

三、会计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326

第六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所得税处理 331

一、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 331

二、税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 333

三、会计和税法规定之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333

第七节 或有事项的所得税处理 336

一、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规定 336

二、税法对或有事项的纳税规定 337

三、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337

第八节 资产减值的所得税处理 339

一、相关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规定 340

二、税法对资产减值的规定 344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344

第九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所得税处理 347

一、会计准则的规定 347

二、税法的规定 348

三、会计和税法规定的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348

第十节 亏损抵减和税款抵减等特殊项目的所得税处理 349

一、亏损前抵 350

二、亏损后抵 350

三、亏损前抵和亏损后抵的比较 352

四、税款抵减及其会计处理 353

五、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处理 354

第十一节 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处理 356

一、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规定 357

二、被合并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及其纳税处理 357

三、被合并企业分配投资收益的纳税处理 358

四、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360

第十四章 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呈报 367

第一节 概述 367

一、所得税会计信息与决策 367

二、所得税会计信息呈报的基本原则 368

第二节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呈报 369

一、各国会计准则中的所得税呈报方法 369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呈报规定 373

三、比较 374

第十五章 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375

第一节 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375

一、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375

二、所得税的纳税期限 376

第二节 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377

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格式 378

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386

第十六章 所得税纳税筹划 399

第一节 纳税筹划概述 399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和目标 400

二、纳税筹划的特点和原则 403

第二节 纳税筹划的方式与步骤 408

一、合理节税的方式 408

二、合理避税的方式 409

三、税负转嫁的方式 411

四、纳税筹划的基本步骤 413

第三节 纳税筹划的技术手段 414

一、免税技术手段 414

二、减税技术手段 416

三、税率差异技术手段 416

四、扣税技术手段 417

五、抵免技术手段 417

六、退税技术手段 418

七、分劈技术手段 418

八、延期纳税技术手段 419

第四节 所得税纳税筹划 420

一、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特点 420

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421

第五节 企业组建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424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425

二、企业所在地区的选择 425

三、企业招募职工的选择 425

四、进入行业的选择 425

五、纳税人身份的选择 426

第六节 筹资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426

一、合理资本结构的选择 427

二、筹资渠道和方式的选择 427

三、债务期限结构的安排 427

第七节 投资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428

一、投资方向的选择 428

二、投资方式的选择 428

三、投资期限的选择 429

四、企业并购的安排 429

第八节 资金营运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430

一、资产分类计价的选择 430

二、货款结算方式的选择 431

三、起征点的选择 431

四、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431

五、合理选择期末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432

第九节 资金分配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432

一、税前利润补亏 432

二、利用不同地区税率的差异筹划 433

主要参考文献 434

后记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