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 多维与整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青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1893314
  • 页数:470 页
图书介绍:这是一本法学基础理论著作,本书的主体部分围绕以下展开:什么是法学、什么(应该)是法、法如何适用这三个问题。本书的特点在于,整合的思路贯穿全书;作者不断地明确提出要去回答的问题,并且有的放矢的回答问题;刻意凸显历史的纵深,充分汲取历史的馈赠;适当的涉及哲学命题,并借此反思法学立场;同时关注各种命题、观点、理论的实践价值。

第一部分 基础 3

1.基本概念 3

1.1 法规范 3

1.1.1 法规范的结构 3

1.1.2 规范语句和其他语句 4

1.2 法的效力 6

1.2.1 法与法律 6

1.2.2 法效力的标准 7

1.2.2.1 社会(学)效力 7

1.2.2.2 道德效力或伦理效力 8

1.2.2.3 形式效力 9

1.2.2.4 综合讨论 10

1.2.3 法效力的内涵 11

1.2.3.1 属时效力 12

1.2.3.2 属地效力 13

1.2.3.3 属人效力 13

1.2.3.4 属事效力 14

1.3 法的渊源 14

1.3.1 概论 14

1.3.2 成文法 15

1.3.2.1 宪法 15

1.3.2.2 法律 15

1.3.2.3 行政法规 15

1.3.2.4 地方性法规 16

1.3.2.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6

1.3.2.6 规章 17

1.3.2.7 国际法 18

1.3.2.8 法律解释 18

1.3.2.9 其他规范性文件 19

1.3.3 不成文法 22

1.3.3.1 习惯法 23

1.3.3.2 不成文原则 24

1.4 权利和义务 26

1.4.1 权利义务与法律关系 26

1.4.2 权利与义务的含义 27

1.4.3 人权及其类型 28

1.4.4 自由的类型 29

1.5 法的分类 31

1.5.1 法律部门 31

1.5.1.1 宪法 31

1.5.1.2 行政法 31

1.5.1.3 民商法 32

1.5.1.4 经济法 32

1.5.1.5 刑法 33

1.5.1.6 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33

1.5.2 实体法与程序法 33

1.5.3 公法和私法 34

1.5.3.1 区分的意义 34

1.5.3.2 区分的标准 36

第二部分 法学 41

2.法教义学 41

2.1 法教义学的立场 41

2.2 法教义学的任务 47

2.3 法教义学的价值 49

3.法史学 52

3.1 法史学的价值 52

3.2 中国法史梗概 54

3.2.1 从起源到封建时代 54

3.2.2 从成文法的产生到法律的儒家化 57

3.2.3 中国法的正统 60

3.2.4 近代法制变革 64

3.3 借鉴西方法制的必要性 66

3.4 传统法制与文化的现代意义 71

4.比较法学 73

4.1 比较法学的价值与方法 73

4.2 欧陆法系 76

4.2.1 欧陆法系的源头:罗马法 77

4.2.2 罗马法的复兴与中世纪的法治传统 80

4.2.3 罗马法的继受 83

4.2.4 法典化运动 85

4.2.5 私法的社会化 89

4.3 法系的分布 90

4.4 英美法系 91

4.4.1 英格兰普通法的兴起 91

4.4.2 衡平法、立法与改革 93

4.4.3 普通法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 95

4.4.4 美国法的变迁 96

4.5 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 97

4.5.1 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差异 97

4.5.1.1 法律渊源 97

4.5.1.2 法律分类、部门和法律术语、具体制度 98

4.5.1.3 法律适用和操作技术 99

4.5.1.4 诉讼程序:纠问制和对抗制 100

4.5.1.5 其他法律观念上的差异 101

4.5.2 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共性 103

5.法社会学 107

5.1 概论 107

5.2 法的实施:法社会学角度的观察 110

5.3 法与经济 114

5.3.1 经济对法的作用 114

5.3.2 法对经济的影响 117

5.3.2.1 韦伯的观点 117

5.3.2.2 中国的例证 119

5.4 法与政治 125

5.4.1 立法与政治 125

5.4.2 执法与政治 129

6.法哲学与法理论 134

6.1 法哲学 134

6.2 法理论 136

第三部分 法哲学 141

7.法学的哲学前提 141

7.1 法哲学与哲学 141

7.2 本体论与法哲学 142

7.2.1 反思本体论 142

7.2.2 自由意志的预设 146

7.2.3 人的本性的预设 148

7.3 认识论与法哲学 152

7.3.1 各种认识论的立场 152

7.3.2 认识论对法哲学立场的塑造 153

8.法的存在与功能 158

8.1 提问 158

8.2 传统立场 158

8.3 证立优选 160

8.3.1 保护弱者 160

8.3.2 小规模社群规则的弱点 161

8.3.3 可容忍的缺陷 164

8.4 法的功能 165

8.4.1 维持社会的和平 165

8.4.2 建立人际互动的框架 168

8.4.3 以规范化的方式解决纠纷 171

8.4.4 证成并限制强制 172

8.5 政府存在的正当性 175

9.法与其他规范 181

9.1 法与道德 182

9.1.1 法与道德的联系 182

9.1.2 法与道德的区别 185

9.2 法与宗教 188

9.2.1 宗教与法的联系 188

9.2.2 宗教与法的区别 191

10.自然法 193

10.1 提问 193

10.2 传统立场 194

10.2.1 古代的自然法理论 195

10.2.2 中世纪的自然法理论 197

10.2.3 近代(古典)自然法理论 198

10.2.3.1 霍布斯 200

10.2.3.2 洛克 202

10.2.3.3 卢梭 203

10.2.3.4 古典自然法的历史意义 207

10.2.4 自然法的衰落 210

10.2.4.1 认识论上的原因 210

10.2.4.2 社会形势的原因 213

10.2.5 自然法的复兴 214

10.3 拒绝自然法的理由 218

10.3.1 推论方式上的问题 218

10.3.2 多样化和形式化的两难 219

10.3.3 对法安定性和社会秩序的威胁 220

10.3.4 对自由的风险 220

10.3.5 必要性的降低 221

10.4 对自然法的有限认可 221

11.法律实证主义 227

11.1 提问 227

11.2 传统立场 228

11.2.1 奥斯丁 228

11.2.2 凯尔森 229

11.2.3 哈特 232

11.2.4 德沃金的挑战 235

11.2.4.1 原则 235

11.2.4.2 惯习规则与协同规则 237

11.2.5 实证主义的回应 238

11.2.5.1 包容性实证主义 238

11.2.5.2 排他性实证主义 240

11.2.5.3 进一步的讨论 242

11.2.6 对承认规则的分歧与道德信念 245

11.2.6.1 德沃金的再次攻击 245

11.2.6.2 实证主义的再次回应 247

11.3 对法律实证主义的评价 249

11.3.1 法律实证主义的贡献 249

11.3.2 法律实证主义的缺陷 250

11.3.3 惯习与正当 254

11.3.4 寻找法的规范性根源 258

12.正义 259

12.1 提问 259

12.2 传统立场 259

12.2.1 非认知主义 260

12.2.2 认知主义 262

12.2.2.1 功利主义 264

12.2.2.2 自由至上主义 268

12.2.2.3 温和自由主义 272

12.2.2.4 社群主义 278

12.3 证立优选 282

12.3.1 证立平等的疑难 282

12.3.2 克服明希豪森困境 285

12.3.2.1 合意与商谈 285

12.3.2.2 相互尊重与平等 291

12.3.2.3 对明希豪森困境的结论 294

12.3.3 平等意味着什么? 294

12.4 对法与正义的结论 300

第四部分 法的适用 305

13.适用与论证 305

13.1 法律适用的疑难 305

13.2 从法律适用到法的适用 307

13.3 论证的必要性 309

13.3.1 裁判的正当性 310

13.3.2 通过论证的反思 311

14.适用法的逻辑结构 314

14.1 法条 314

14.2 裁判的形式论证结构 316

14.3 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 322

15.先例与通说 327

15.1 借助先例的论证 328

15.2 借助通说的论证 332

15.3 小结 334

16.解释法律 336

16.1 文义解释 336

16.1.1 文义的客观性 336

16.1.2 文义的确定 338

16.1.3 文义的限度 340

16.1.4 作为界限的文义 342

16.1.5 对文义解释的小结 343

16.2 体系解释 345

16.2.1 以外部体系解释 346

16.2.2 运用内部体系解释 348

16.2.2.1 避免规范矛盾 349

16.2.2.2 避免评价矛盾 357

16.3 通过立法者意志解释 360

16.3.1 历史解释 361

16.3.2 发生史解释 361

16.3.3 立法者意志的运用 362

16.4 客观目的解释 364

16.4.1 含义 364

16.4.2 客观目的的标准 368

16.4.3 客观目的的运用 371

16.5 解释论述的冲突 374

17.一般条款、不确定概念和裁量 376

17.1 具体化一般条款 376

17.2 解释不确定概念 378

17.3 控制裁量 379

18.法的续造 385

18.1 概念界定 385

18.2 顺序问题与权衡 389

18.2.1 需要权衡的原则 390

18.2.2 权威论述与事理论述 391

18.2.3 范的冲突 392

18.2.3.1 原则的抵触 393

18.2.3.2 规则与原则的冲突 394

18.2.3.3 规则与规则的冲突 397

18.2.3.4 权衡的负担规则 398

18.2.4 对顺序问题的小结 398

18.3 以类推方法填补漏洞 403

18.3.1 类推的含义和根据 403

18.3.2 类推的运用 405

18.3.3 类推与反向推理 407

18.3.4 对类推的限制 408

18.4 以目的论限缩填补漏洞 409

18.5 以法原则调整未受规范的整个领域 410

18.6 法官对法律的违背 412

18.6.1 规范环境的变化与法的功能变迁 414

18.6.2 法官非因时间因素对法律的违背 416

第五部分 法学的定位 423

19.法学的科学性 423

19.1 问题的意义 423

19.2 法学与狭义的科学 423

19.2.1 法社会学与狭义的科学 424

19.2.2 法史学与狭义的科学 425

19.2.3 比较法学与狭义科学 425

19.2.4 法哲学与狭义的科学 426

19.2.5 法教义学与狭义的科学 426

19.3 法学与广义的科学 427

19.3.1 狭义科学概念的不当 427

19.3.2 法学在广义上的科学性 430

19.4 法教义学的定位 434

19.4.1 法教义学的特点和疑问 434

19.4.2 法教义学的存在意义 436

19.4.2.1 法教义学与现实需要 436

19.4.2.2 法教义学对立法的认同 437

19.4.2.3 法教义学与民众 437

19.4.2.4 法教义学的持久性 440

19.4.2.5 法教义学的普遍性 442

20.法(教义)学与立法 443

20.1 拟定与完善立法草案 444

20.2 形式技术 445

20.3 对立法内容的合理化 448

20.4 小结 452

参考文献 453

后记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