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变革中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变化 1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与中国行政法学的转型与重构 2
一、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 3
二、新公共管理的全球化 8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主体发展 10
四、全球性公共管理伦理标准 15
五、积极政府 19
第二节 全球治理背景下国际行政法的产生 24
一、国际行政法产生的动力:全球治理 24
二、国际行政法产生的组织因素:全球治理的组织实践 28
三、国际行政法的实现进路 32
四、我国行政法的应对:行政法学发展方向性意义 35
五、结语 39
第三节 私权与行政权界限的控制与调整 40
一、私权与行政权的界限之根源——自由与强制 40
二、私权和行政权的界限在法治领域中的表现 48
三、控制与调整私权与行政权界限的原理 62
四、控制与调整私权与行政权界限的机制 77
第二章 行政行为的发展与变化 95
第一节 行政行为功能的回顾与展望 96
一、回顾“行政行为”的概念在中国的产生与功能的演变 96
二、行政行为的本意与功能的扭曲 99
三、展望:改造还是放弃 102
四、返璞归真:行政行为的功能 105
第二节 重构行政执法行为 108
一、行政执法行为重构之现实压力 109
二、行政执法行为重构之基础 111
三、行政执法行为之重构 117
四、行政执法行为重构的行政法意义 122
第三节 行政许可清理与政府职能转变 126
一、铜川市行政许可的清理概况 127
二、行政许可清理中发现的问题 128
三、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许可清理 132
四、行政许可清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策略 136
五、结语 142
第三章 行政程序的功能变革与公众参与 143
第一节 行政程序对行政裁量权的约束 144
一、英、美、德三国行政程序对行政裁量权的约束 144
二、行政程序对行政裁量权的约束 149
三、行政程序中的行政裁量权 151
四、作为基准的行政程序与作为自律的行政裁量权 157
五、结论 158
第二节 行政程序中的公众参与理论 159
一、公众参与的含义 159
二、公众参与的主体 160
三、参与主体的界定标准 164
四、参与的效果 167
五、公众参与的发展 169
六、目前公众参与面临的问题 172
第三节 社会变革中公众参与的法制化 175
一、公众参与与行政民主 175
二、公众参与的行政改革背景——行政民主 181
三、公众参与的法制化——实质意义上的行政民主法制化 184
第四节 信息公开程序中缺陷的完善 190
一、资讯公开抑或卷宗阅览 191
二、资讯公开与卷宗阅览的界分 193
三、资讯公开与卷宗阅览的竞合 195
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缺陷 198
五、缺陷之弥补 201
第四章 权力与利益冲突中的公共财产制度及公共利益 203
第一节 法国CGPPP的公共财产法律制度及其启示 203
一、法国公共财产的确认标准 204
二、公共财产的管理与使用 209
三、公共财产的法律保护 212
四、我国的公共财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4
五、结语 217
第二节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中的“公共利益” 218
一、我国法律中的公共利益 218
二、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特殊性 222
三、行政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225
四、行政征用中的公共利益 228
五、结语 231
第三节 旧城改造中的利益博弈 231
一、临渭区旧城改造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32
二、旧城改造的顶层设计 237
三、协调利益的法治政府 242
四、结语 247
第五章 行政诉讼功能变革中的原告权利 249
第一节 行政诉讼功能的重新定位 249
一、我国行政诉讼传统功能的确立与演变 250
二、当前行政诉讼功能的困境 253
三、行政诉讼功能困境的成因分析 256
四、行政诉讼功能的重新定位 260
五、行政诉讼功能重新定位后的制度革新——以原告为核心的分析 263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中原告的合法权益 268
一、原告合法权益内涵的演变 268
二、合法之法的含义 272
三、宪法中的原告合法权利 274
四、合法利益的认定标准 278
五、结语 281
第三节 重构行政诉讼原告的诉权 282
一、行政诉讼原告的诉讼人权 282
二、行政诉讼原告的利益 284
三、行政诉讼原告的诉权 288
四、原告的诉权保障 309
五、原告诉权的滥用 315
第六章 行政机关应对社会变革中的热点问题 320
第一节 基层信访程序的终结 320
一、信访制度自身因素 321
二、信访性质 326
三、信访外部影响因素 332
四、外部影响因素的消解 338
五、基层信访程序终结 342
六、结语 347
第二节 基层信访考核指标体系的设定 348
一、基层信访考核指标基本情况 348
二、基层信访考核指标出了什么问题 355
三、基层信访考核指标的设定原则 362
四、基层信访考核指标体系的设定 366
五、结语 374
第三节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化 375
一、学校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分析 375
二、学校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要求 380
三、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 384
四、我国学校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 388
五、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的基本框架 390
六、结语 392
主要参考文献 393
一、中文专著 393
二、外文译著 398
三、期刊论文 402
四、法律法规 417
五、英文及法文文献 423
六、法文判决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