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1
1.1 马克思理论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5
1.3 核心思想与内在逻辑 12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
2.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 20
2.1 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和欧洲的思想文化走向 22
2.2 马克思的个性特征与思想元素 24
2.3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逻辑发展 29
2.3.1 1837年前后马克思的思想蜕变 29
2.3.2 博士论文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4
2.3.3 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 44
2.4 马克思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以及“去哲学化” 48
2.4.1 马克思对康德的继承与超越 48
2.4.2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 56
2.4.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继承与超越 70
2.4.4 马克思向德国古典哲学的告别与“去哲学化” 77
3.马克思的科学实证主义方法 83
3.1 科学实证主义方法的基本内容 84
3.1.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与科学实证主义方法 86
3.1.2 围绕特定研究对象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 91
3.1.3 基于唯物史观的多重系统分析方法 101
3.2 关于科学实证主义方法的比较研究 113
3.2.1 经验的“实证经济学”与实证主义哲学 114
3.2.2 科学实证主义方法的特质 121
3.2.3 科学实证主义方法与各种“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关系 133
4.《资本论》的逻辑 137
4.1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38
4.1.1 问题的提出 138
4.1.2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经典表述 140
4.1.3 经典表述与既有理论的关系 148
4.1.4 关于研究对象的总体性说明 152
4.2 《资本论》的逻辑起点 155
4.2.1 《资本论》开篇中的商品货币关系的实质与形式 157
4.2.2 从《资本论》的基本方法看它的逻辑起点 169
4.3 《资本论》的理论层次及其逻辑关系 173
4.3.1 《资本论》的理论层次 174
4.3.2 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逻辑关系 187
4.4 《资本论》“终篇”的逻辑地位 195
4.4.1 “终篇”的基本思想及其与《资本论》主体内容的关系 196
4.4.2 从《资本论》内在逻辑发展看“终篇”的逻辑地位 200
4.5 《资本论》中的所谓“转形问题” 206
4.5.1 “特殊条件”与“一般条件”内涵:鲍特凯维茨模型的反思 208
4.5.2 公认结论:“特殊条件”下投入商品以生产价格和以价值计算效果一致 214
4.5.3 百年争论焦点:所谓“一般条件”下两对总量能否同时相等 217
4.5.4 从文本误读看“转形问题” 222
4.5.5 几个基本结论 224
4.5.6 所谓“转形问题”的总体说明 228
5.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的革命意义 231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