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十大辩证要求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共产国际 22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经验 69
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0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 90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95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代化 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典范 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逻辑继承和发展 1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及其科学把握 1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十大辩证特性 1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动力的多维解读 1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思维逻辑 168
党的基本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79
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必然性的理性思考 186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196
邓小平理论研究 211
略论邓小平理论的民族特色 21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十大辩证内涵 216
邓小平的人才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工作理念 223
“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邓小平治国理政的突出思维特点 230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邓小平的思想和实践 237
“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致性——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 2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253
从建立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5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状态略论 260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建设全面小康 269
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73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和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 28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83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2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解析 295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演进及其特征——基于党代会报告的文本研究 3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富强”真谛探析 319
多元文化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328
试论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336
试论哲学社会科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345
试论历史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353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363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守群众路线“生命线” 363
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 369
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性质认识的历史轨迹 377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社会成分认识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390
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398
吸收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多维视角探析 408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418
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 424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430
后记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