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主从句和从属句的产生及其演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银峰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08142343
  • 页数:3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研究内容,既包括像上古汉语的“主语+之+谓语(+也)”结构、“A之于B(也)”结构、“NP+(之+)VP者”结构、“N而V”结构等这样的传统研究热点,也包括汉语史学界不太关注或研究得还不太深入的一些主从句和从属句,如上古汉语的“V之,X”式申说句、中古汉译佛经和敦煌变文中的“于”字式宾语小句、唐五代以前的关系从句“NP者N”、近代汉语的时间从句“VP(之)次”等。对于前者,本书力图通过崭新的视角描述其产生与演变过程;对于后者,则力图从跨语言的角度寻求和验证汉语与世界上其他语言在主从句和从属句的形成与演化方面的共性。

绪论 1

0.1 古汉语复合句的界定和分类 1

0.1.1 复合句的界定 1

0.1.2 复合句的分类 2

0.2 本书立论的前提和理论价值 8

0.2.1 立论的前提 8

0.2.2 理论价值 9

0.3 本专题研究现状述评 10

0.3.1 “NP+之+VP”结构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功能 10

0.3.2 “VP 定语+之+NP 中心语”结构中“VP”的功能和来源 11

0.3.3 “为+NP+之所+V”结构的产生 11

0.3.4 “NP+(之+)VP者”结构中“VP者”的性质及其来源 12

0.3.5 “VP者N”结构中“者”的语法性质及结构助词“底(的)”的产生 12

0.3.6 古汉语“A之于B(也)”结构的形成 13

0.3.7 “N而V”结构的性质及其来源 14

0.3.8 其他明显由话语或篇章结构发展而来的结构式 15

0.4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

0.4.1 本书的研究目的 16

0.4.2 本书的研究内容 17

第一部分 主从句专题研究 23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时间从句“主语+之+谓语(+也)” 23

1.1 引言:意合法与形合法 23

1.2 时间从句“主+之+谓(+也)”的话语功能 25

1.3 时间从句“主+之+谓(+也)”的句法特点 28

1.3.1 从“主+之+谓(+也)”结构的外部来观察:体方面的限制 28

1.3.2 从“主+之+谓(+也)”结构的内部来观察:谓语部分的限定性 29

1.3.3 “之”和“也”的语法功能 31

1.4 作为话题的“主+之+谓(+也)”结构 35

1.5 余论:“主+之+谓(+也)”结构的陈述性 40

1.6 本章小结 41

第二章 近代汉语的时间从句“VP(之)次” 45

2.1 问题的提出 45

2.2 “VP次”小句使用情况述略 48

2.3 “次”和“时”的用法差异 50

2.4 “VP次”的句法性质:体词性(静态性)的还是谓词性(动态性)的? 53

2.5 “VP次”小句的话语功能 55

2.5.1 “VP次”小句的黏着性 55

2.5.2 从动词的情状类型角度看“VP次”小句的依附性 56

2.5.3 从信息表达的角度看“VP次”小句的依附性 61

2.6 余论 63

2.7 本章小结 65

第三章 上古汉语的“N而V,X”式按断句 67

3.1 “N而V”结构的语义特征 67

3.2 “N而V”结构的语法性质及其来源 72

3.2.1 两种对立的观点 72

3.2.2 “N”的语义属性 74

3.2.3 “N而V”结构的来源 80

3.2.4 “N而V”结构有没有可能来源于“存在句+而+V”结构? 84

3.3 本章小结 86

第四章 上古汉语的“A之于B(也),X”式主从句 89

4.1 引言 89

4.2 “A之于B(也),X”的语义、句法关系 90

4.3 “A之于B(也)”结构中“于”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功能 95

4.4 “A之于B(也),X”式主从句的形成 97

4.4.1 “移位说” 97

4.4.2 “缩约说” 98

4.4.3 “二元说”:移位和类推 99

4.4.4 我们的看法 101

4.5 本章小结 104

第五章 上古汉语的“V之,X”式申说句 107

5.1 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 107

5.2 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预指功能 115

5.3 上古汉语中由指示词“之”引导的预指性申说句 118

5.4 预指性申说句中的“之”是否已虚化为标补词? 123

5.5 指示词“之”预指的从句后置于动词的话语功能动因 126

5.6 本章小结 129

第二部分 从属句专题研究 135

第六章 上古汉语“NP+之+VP”结构的语义类型、来源及其演化过程 135

6.1 现代汉语“NP+的+VP”的语义功能和语法性质 135

6.2 上古汉语“NP+之+VP”结构的两种语义类型 136

6.2.1 “主语+之+谓语”结构 137

6.2.2 “定语+之+中心语”结构 143

6.2.3 “主语+之+谓语”结构的来源及形成途径 146

6.3 现代汉语“NP+的+VP”的两个历史层次 150

6.4 余论:“之/的”是不是标补词或中心词? 154

6.5 本章小结 159

第七章 上古汉语的关系从句“NP+(之+)VP者” 162

7.1 关于“NP+(之+)VP者”结构中的“VP者”是否为定语后置的论争 162

7.1.1 上古汉语“NP+(之+)VP者”结构的两种语义类型 162

7.1.2 甲派观点的相关表述 164

7.1.3 乙派观点的相关表述 166

7.1.4 乙派观点存在的问题 166

7.2 “之”和“者”在“NP+(之+)VP者”结构中的关系标记作用 170

7.2.1 “之”和“者”的功能差异 170

7.2.2 “NP+(之+)VP者”是语法化程度不高的关系从句结构 174

7.2.3 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方言以及民族语言的佐证 176

7.3 “者”字关系从句的来源 178

7.3.1 以往的研究 178

7.3.2 我们的看法 181

7.4 本章小结 187

第八章 中古汉译佛经和敦煌变文中由“於”引出的宾语小句 192

8.1 引言 192

8.2 中古汉译佛经和敦煌变文中引导宾语小句的介词“於” 192

8.3 前置词发展为标补词的跨语言共性 195

8.4 上古汉语中位于动名之间的介词“於” 197

8.5 中古汉译佛经中的宾语标记“於” 202

8.6 标补词“於”:宾语标记“於”的功能扩展 207

8.7 本章小结 209

第三部分 主从句和从属句的功能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 217

第九章 上古汉语“主语+之+谓语”结构的句子化与主观化 217

9.1 上古汉语中独立成句的“主语+之+谓语”结构 217

9.2 “主语+之+谓语”结构的句子化过程 219

9.3 结构助词“之”具有主观性的成因 223

9.4 上古汉语中的同类句子化现象 228

9.4.1 “A之于B(也)”结构的句子化 228

9.4.2 “N而V”结构的句子化 229

9.4.3 “既”字句的句子化 231

9.5 本章小结 234

第十章 句式整合还是自身的功能演变?——关于上古汉语被动式“为+N+之所+V”来源的再讨论 236

10.1 引言:上古、中古汉语的被动式“为+N+之所+V” 236

10.2 “为”字被动式的历史发展 239

10.2.1 上古汉语的“为+V”式 239

10.2.2 上古汉语的“为+N+V”式 240

10.2.3 上古汉语的“为+N+之+V”式 242

10.2.4 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为+N+所+V”式 243

10.2.5 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为+所+V”式 245

10.3 上古汉语“为”的语法性质 248

10.3.1 动词“为” 248

10.3.2 系词“为” 249

10.3.3 助动词“为” 255

10.4 本章小结 259

第十一章 唐五代以前的“VP+者+N”格式与结构助词“底(的)”的产生 262

11.1 现代汉语的两类结构助词“的” 262

11.2 结构助词“底(的)”的出现年代及早期用法 263

11.3 关于结构助词“底”的来源研究评述 269

11.3.1 “底”源于“者”说 269

11.3.2 “底”源于“之”说 270

11.3.3 “底”源于“之”和“者”说 271

11.3.4 “底”源于指示词“底”说 272

11.3.5 “底”源于方位词“底”说 275

11.4 结构助词“底”的语法化过程 280

11.4.1 结构助词“底”的初始语法化格式 280

11.4.2 唐五代以前的“VP者N”格式 286

11.4.3 上古汉语表自指的“者” 290

11.5 本章小结 292

第十二章 结束语 295

12.1 时间从句在汉语主从句中的地位 295

12.2 汉语史上主从句和从属句的形成及演变机制 296

12.2.1 话题(或其他名词性成分)与小句的整合 297

12.2.2 汉语史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小句整合现象 301

12.2.3 功能的扩展 306

12.3 汉语史上小句(句法结构)的“逆语法化”现象 308

12.4 语义重叠:汉语史上主从句标记和从属句标记产生的深层动因 313

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