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卫东印象&童庆炳 1
第一辑 交往理性与文化重建 9
交往理性与文化现代性批判 9
文化的剩余价值——论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判 27
认同话语与文艺学重建 47
文化领导权与文学理论的重建 63
第二辑 阅读中的反思 77
现代性:问题还是主义? 77
现代性张力与审美现代性——读周宪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80
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正义问题——《正义的语境》阅读笔记 90
夜读偶记 96
哈贝马斯思想的全景展示——读《哈贝马斯精粹》 108
忧郁而敏锐的心灵——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 112
个人主义的思想史意义——一份讲稿 117
第三辑 漫游德意志 133
曼海姆 阿伦特 瓦恩哈根 133
海德堡与阿尔弗莱德·韦伯 139
海德堡与马克斯·韦伯 146
黑森林 弗莱堡 普莱斯纳 152
棕榈公园 菲舍尔 哈贝马斯 156
波茨坦、克吕格以及其他 161
汉堡社会研究所和它的“大广播教授” 165
卡尔斯鲁厄 联邦宪法法院 大法官 169
那山 那水 那酒——南德高地上的慕尼黑 174
第四辑 欧洲的未来 181
欧洲的联合: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181
斯特拉斯堡与欧洲的未来 197
欧洲为何需要一部宪法 202
“欧罗巴必须是文化的” 206
资本主义制度危机与世界的未来 211
第五辑 当代中国文化反思 217
中国文化的普遍有效性和认同路径 217
“期刊热”:“网络”之后的又一个神话? 222
风景的当代方式——余明油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230
神圣重构与苦难美学 253
第六辑 大学的精神 259
建构大学精神与民族价值共同体 259
大学教育与文化认同——答《科学时报·大学周刊》记者问 263
大学语文不能定位为某种专业性的学科 274
数字化幽灵与中国学术评价制度 277
学科超越与社会关怀 282
第七辑 教育的反思 289
恪守良知 拒绝犬儒 289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读书人 294
励志耕耘忆启功先生 298
一位诗学家的教育情怀——深切怀念童庆炳老师 303
附录 309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能否回答“良善生活”的问题 309
埃杜阿德·柯格尔等:建筑再利用,旧貌换新颜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