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教育理论的理想性 1
一、何为师者与师者何为 1
二、传统教师观及批判 4
三、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2
四、研究型教师的发展策略 19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23
六、教师专业的自主成长 31
七、教师自主学习 38
八、教师自主学习的形式与方法 42
九、教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 50
十、教师的有效教学需要专业引领 54
十一、专业引领下的教师研究课堂 59
十二、在重建课堂生活中提升教学质量 65
十三、建构学习型共同体课堂 70
十四、教师为什么要研究课堂 78
十五、教师研究课堂的主要方法 85
十六、教师研究课堂的路径和模式 90
十七、教师如何做课堂志研究 98
十八、教师如何做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111
十九、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现代教学理论 120
二十、教师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现象 129
二十一、教师如何研究课堂教学现象 132
二十二、课堂生活研究 137
二十三、课堂教学环境研究 144
二十四、情境教学研究 150
二十五、教师要改造自己的学生观 158
二十六、教师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162
二十七、教师儿童观的案例反思 167
二十八、校本教研的问题与策略 171
二十九、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学研究 183
三十、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186
三十一、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合作学习 194
三十二、教学及其理论体系 201
三十三、现代教学论“界”说 210
三十四、现代教学论要旨 216
三十五、学习化社会与现代教学论 223
三十六、现代教学论重建 233
三十七、现代教学论主要流派 241
三十八、中国特色的教学论主要学派 255
三十九、课程改革:从“学术理念”到“治国策略” 272
四十、学校文化的特点及其转型 284
四十一、教育是什么 295
四十二、教育的困境 300
四十三、教育理论是什么 303
四十四、“通识教育”论 310
四十五、教育研究三难题 317
附录一、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解释性 325
附录二、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创性 336
附录三、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