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身份识别技术简述 1
1.2 身份识别技术特点 2
1.3 身份识别技术发展过程 3
第二章 传统的密码技术 5
2.1 密码技术简介 5
2.2 古典密码技术 6
2.2.1 CASAR体制 7
2.2.2 隐写术 7
2.2.3 代替密码和换位密码 7
2.3 近代密码技术 9
2.3.1 轮转机恩尼格马(Enigma)——密码学界划时代的丰碑 9
2.3.2 一次一密乱码本 10
2.4 现代密码技术 11
2.5 现代密码算法简介 12
2.5.1 对称加密算法 12
2.5.2 不对称加密算法 14
2.5.3 不可逆加密算法 15
2.6 密码技术面临的难题 16
第三章 生物信息加密与识别技术 18
3.1 生物加密技术简介 18
3.2 指纹识别技术 21
3.2.1 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21
3.2.2 指纹识别技术原理 22
3.2.3 指纹识别处理过程 22
3.2.4 指纹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 23
3.3 人脸识别技术 24
3.3.1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概述 24
3.3.2 人脸识别技术方法 25
3.3.3 人脸识别的优、缺点 27
3.4 语音识别技术 28
3.4.1 语音识别技术发展过程 28
3.4.2 语音识别系统介绍 28
3.4.3 语音识别的应用 30
3.5 虹膜识别技术 31
3.5.1 虹膜识别技术发展概述 31
3.5.2 虹膜识别技术研究 31
3.6 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比较 32
第四章 脑电信号生物基础、采集和常用分析方法 34
4.1 简介 34
4.2 脑电信号生物基础 35
4.2.1 神经元和突触 35
4.2.2 神经元的电活动特性 36
4.2.3 脑电波产生原理 37
4.3 脑电信号的采集 38
4.3.1 采集系统组成及要求 38
4.3.2 记录部位与记录方式 39
4.4 脑电信号的常用分析方法 40
4.4.1 脑电信号常用预处理方法 40
4.4.2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算法 42
4.4.3 分类算法 48
第五章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身份识别研究 60
5.1 身份识别简介 60
5.2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简介 63
5.3 脑机接口技术 65
5.3.1 脑际接口系统构成 66
5.3.2 脑际接口研究进展 66
5.4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研究 69
5.4.1 基于二阶盲辨识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 69
5.4.2 基于相位同步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 73
5.4.3 基于能量熵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 82
5.5 个体差异性 89
第六章 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身份识别研究 92
6.1 视觉诱发电位简介 92
6.2 实验设计 93
6.2.1 经典视觉诱发电位实验 93
6.2.2 基于视觉诱发的身份识别实验设计 96
6.3 信号采集 97
6.3.1 采集步骤 97
6.3.2 记录实验数据 99
6.3.3 数据预处理 100
6.4 在相同背景下的脑波成分差别 102
6.4.1 概述 102
6.4.2 数据获取 103
6.4.3 结果 104
6.4.4 分析 107
6.5 基于AR模型下的身份识别研究 108
6.5.1 研究简介 108
6.5.2 研究步骤 109
6.5.3 结果 110
6.6 多特征下的身份识别研究 111
6.6.1 数据转换 111
6.6.2 特征提取 113
6.6.3 结果 116
6.7 审美疲劳 121
6.7.1 引言 121
6.7.2 实验模式设计 122
6.7.3 方法 123
6.7.4 结果 125
第七章 基于脑电信号的小型脑电识别系统开发 132
7.1 脑电信号视觉刺激系统的开发 132
7.1.1 视觉刺激器的设计要求 132
7.1.2 实现的方法 133
7.1.3 实验结果 137
7.1.4 实验过程 139
7.2 身份特征的提取 140
7.2.1 模式识别简介 140
7.2.2 模式识别在脑电身份识别中的应用 141
7.3 在线身份识别系统 145
7.3.1 系统软件设计 145
7.3.2 关键数据结构设计 150
7.3.3 系统设计 152
参考文献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