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 本文的核心观点 3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 4
第一章 逮捕的正当性 6
第一节 逮捕制度的理论基础 6
一 主权主义与权力制约 7
二 功利主义与人权保障 11
三 求真主义与无罪推定 18
第二节 逮捕的理由 23
一 提供程序保障 23
二 预防社会危险行为 25
第三节 逮捕的适用原则 27
一 羁押法定原则 27
二 比例原则 29
三 羁押最后原则 31
第二章 逮捕的实质要件 33
第一节 概述 33
一 逮捕的性质和特点 33
二 逮捕三要件 36
三 审查逮捕的现状 42
第二节 逮捕实质要件的证明 44
一 证明责任 45
二 证明标准 54
三 证明方法 56
第三节 非法证据的排除 57
第三章 逮捕的程序 59
第一节 我国逮捕程序的现状 59
第二节 逮捕程序的比较法考察 61
一 大陆法系国家 62
二 英美法系国家 64
三 日本 66
四 两大法系国家的比较 66
第三节 逮捕程序的设计 67
一 程序设计的理念 68
二 审查逮捕的主体 71
三 逮捕的听证程序 74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审查程序 79
一 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审查程序 79
二 附条件逮捕的审查程序 81
第四章 逮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83
第一节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涵 83
第二节 我国捕后羁押的特点 84
一 捕后持续羁押 84
二 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原因相对集中 85
三 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程序不规范 86
第三节 我国三段三审式审查模式 86
一 基本概念 87
二 侦查阶段:一段一审 88
三 审查起诉阶段:二段一审 91
四 审判阶段:三段一审 94
五 程序的运行 95
六 程序的监督及救济 97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98
一 重新计算的羁押期限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98
二 退回补充侦查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100
三 管辖权错误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100
第五节 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结果的效力 101
第五章 逮捕的替代性措施 104
第一节 扩大适用取保候审 104
一 我国取保候审的现状 105
二 我国扩大适用取保候审的基础 108
三 保释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112
四 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建议 122
第二节 适度适用监视居住 130
一 监视居住的功能定位 131
二 监视居住的现状 132
三 慎用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 133
四 监视居住的完善 135
结论 137
参考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