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的解释作用 1
一、作为人权条约机构工作成果的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 2
二、条约解释方法视角下的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 6
三、实例分析:以国家控烟义务、经社文权利国家义务和ICCPR域外人权义务为例 13
四、结论 17
“国际造法者”?——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造法的思考 19
一、安理会决议造法的实践情形 20
二、安理会既有决议造法实践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24
三、安理会决议造法与国际法治的抵触 28
四、结语 34
战火中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国际危机中的领导风格分析 35
一、关于联合国在国际危机解决中地位的三种观点 35
二、联合国秘书长与行为代码研究 37
三、危机分析 42
四、结论 55
保护的责任与联合国人权主流化 57
一、保护的责任:规范接受 58
二、保护的责任:制度保障 65
三、保护的责任:实践中的徘徊 69
四、总结 76
联合国在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中的作用评析 78
一、姑塔事件前的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和联合国的调查 79
二、姑塔事件发生后联合国的反应及叙利亚化学武器销毁工作的开始 83
三、联合国与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的相互影响 87
四、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景展望 90
“宪政秩序”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的诞生——对联合国成立过程中美国政策的考察 92
一、战后国际秩序的相关理论及评价 92
二、国际制度的宪政秩序概论——以国际联盟为例 94
三、联合国成立过程中美国的政策:推行“宪政秩序”的尝试 99
四、对美国政策的评估:《联合国宪章》中“宪政秩序”的体现 108
五、不完美的“宪政秩序”:《联合国宪章》中的问题 110
联合国安理会定向制裁的困境与出路 112
一、定向制裁的发展 113
二、对定向制裁的法律挑战 115
三、定向制裁在国内的实施 117
四、定向制裁的出路 121
五、结论 124
美国单边制裁与联合国制裁机制:以伊朗为例 125
一、制裁概述 125
二、伊朗革命与1979年人质危机 126
三、美国对伊朗单边制裁 129
四、联合国与经济制裁 132
五、伊朗情势最新发展 136
六、结语 138
应对和解进程中搅局者的策略选择:基于冷战后联合国经验的初步分析 139
一、关于搅局者问题研究的简要回顾 139
二、联合国:调解进程中的管理者及其应对搅局者的策略 143
三、搅局者:分类及匹配策略 150
四、总结 156
中国的联合国维和行动25年:历程、问题与前瞻 158
一、中国的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征和动力 158
二、中国维和行动面临的挑战和自身存在的问题 163
三、中国的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未来发展和前景 169
联合国应对斯里兰卡内战危机的问题与挑战 173
一、斯里兰卡内战冲突背景 173
二、冲突最后阶段联合国机构的应对 176
三、对“保护的责任”的施用条件的质疑 182
四、结论 184
联合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的诉讼主体问题——比较分析埃及情势、中非第二情势和巴勒斯坦情势 187
一、埃及情势 187
二、中非共和国第二情势 191
三、巴勒斯坦情势 193
四、比较分析与延伸探讨 194
五、结语 198
全球传染病防控的挑战与对策——以埃博拉危机(2014—2015年)为例 199
一、全球传染病防控的国际法基础 199
二、全球传染病防控的最新实践:埃博拉危机(2014—2015年) 202
三、当前全球传染病防控的新挑战 207
四、全球传染病防控的对策探讨 210
五、结论 215
论国际法院的地位和作用 217
一、国际司法机构源起及国际法院的设立 217
二、国际法院的职权 219
三、国际法院自身性质体现之独特地位与作用 222
四、国际法院对国际社会的重大作用 225
五、结论 230
《联合国宪章》、国际法治与国际秩序 232
一、《联合国宪章》体系下国际秩序的发展 233
二、国际法治与国际秩序之间的相互作用 236
三、《联合国宪章》在国际法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240
四、总结 243
联合国与对伊经济制裁:“失位”与失效? 244
一、国际社会对伊经济制裁进程 245
二、对伊经济制裁中的美国与联合国 249
三、联合国的“失位”与失效质疑 252
四、结论 256
以国际法院与安全理事会在宪章中的地位为视角看自卫权的行使对象之争 259
一、《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下的自卫权 259
二、国际法院与安全理事会关于自卫权行使对象问题的立场 262
三、从《联合国宪章》之规定审视国际法院与安全理事会的分歧 267
四、国际法院与安全理事会对自卫权问题的分歧之解决方案探析 271
五、结论 278
《罗马规约》被害人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回应——以“公共纪念”为视角 280
一、《规约》被害人救济制度的问题梳理 281
二、“公共纪念”的功能呈现 285
三、“公共纪念”作为赔偿/援助方式:以相关国际组织实践为例 288
四、“公共纪念”对《规约》被害人救济制度的回应 292
五、结论 294
附录 296
后记 344